.

公共陕西宝鸡文化七进丰富文化供给为美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脉与灵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和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素有“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和全国首批命名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城市,近年来宝鸡市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力推进文化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景区,通过创新“七进”形式、丰富“七进”内涵、强化“七进”主题,以更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进机关,滋养清风正气

年,宝鸡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庆祝建党周年为主题举办红色经典朗诵、“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演讲比赛、演出展览等活动,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踊跃参与,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激发干劲砥砺前行。宝鸡市委宣传部坚持举办“每周一次党史课”宣讲报告,组织机关干部群众学党史、忆初心,至今已举办35期。宝鸡市纪委联合市文化和旅游开展廉政剧目巡演、廉政文化摄影书画作品展等,廉政文化走进机关单位,滋养清风正气。宝鸡市公安局建设具有宝鸡特色的警营文化体系,“四单一图”社区警务、智慧警务等品牌走向全国。宝鸡市人民检察院将办公楼道“化身”党建文化长廊,打造机关文化建设的新品牌。

进军营,赓续红色血脉

年10月,宝鸡市第九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这份沉淀淀的荣誉背后,是全市军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团结奋进的共同结果。近年来,全市各级文化单位充分发挥职能,赴军营开展送图书、送电影、送演出等活动,助力“双拥”建设,赓续红色血脉。宝鸡市图书馆组织开展“文化进军营军民鱼水情”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挑选适合战士阅读的图书、编排红色情景剧《红岩魂》送到广大官兵身边。凤翔区组织“文化拥军红色影片进军营”活动,陇县在县武警中队成立县文化馆分馆和县图书馆分馆,送去革命历史、红色故事书籍余册,凤县组织“文艺轻骑兵”走进武警部队开展慰问演出,共同谱写了军民鱼水深情的文化篇章。

进学校,传承优秀文化

宝鸡市围绕“突出书香养德、强化励志教育,突出礼仪育德、深化文明教育”等方面,启动实施“优秀文化进校园”德育行动,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学生的心灵。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传统节日期间,参加网上祭英烈、中秋赏月诗会、走进敬老院等活动,培育广大中小学生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自觉。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书法艺术进课堂”,编印《美丽宝鸡》地方教材,将宝鸡优秀传统艺术、乡土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列进素质教育内容。在全市广泛开展“中小学读书月”活动,统筹各方资源,加强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校园书吧、班级图书角建设,为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搭建良好平台。

进企业,为劳动者喝彩

近年来,宝鸡市先后组织举办“旅游文化进企业”“文体联谊进企业”“道德文化讲堂进企业”“书香进企业”等十项活动,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为广大职工送上文化“大餐”,唱响劳动赞歌,鼓励和激发企业职工爱岗敬业,勇创佳绩。全市在生产一线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事业单位、社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车间班组、学校等创建“职工书屋”示范点个,每年为创建成功的职工书屋配送价值1万元的图书,累计配送图书价值余万元。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陕西烽火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邀请国家级院团举办“花开东方”经典歌舞晚会,让广大职工在家门口欣赏了一场高品质演出。

进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宝鸡市着眼拓展融合,统筹城市街道、居民小区等各方资源,改造建成一批小而美、舒适化的社区“微家”“微书房”等,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全市所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方便社区群众健身休闲。金台区开展“文明讲堂进社区”,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等,号召居民从自身做起,共建文明之城、幸福之城。市地志办开展“方志文化惠民”送书进社区活动,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深度,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向基层深入、向群众延伸。市、县两级文化部门定期举办社区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歌咏比赛等群众文化活动,邀请戏曲名家、书法大家等走进社区,通过各种形式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壮大社区文化队伍。目前,全市以社区、乡村为依托的群众文艺团队多个,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进乡村,涵养乡风文明

坚持“送文化”和“种文化”有机结合,涵养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市县建立“群众看戏、政府买单”模式,每年投入0多万元采购文化惠民演出,年均演出0场次以上,“送戏下乡”覆盖全市镇、村。充分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岐山县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灌注“德、礼、仁、诚”为核心的周礼优秀文化,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培育乡贤文化队伍。眉县弘扬传播“关学”经典,建设家风馆、村史馆。凤翔区依托镇村公共文化机构大力发展民间工艺美术。麟游县创建“楷书之乡”,把书法艺术融入乡村文化建设。陇县传承创新民俗社火,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全市建成以当地人文历史、村风村俗为主题的村史馆、家风馆多个,90%的行政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成为宣扬和实践文明乡风的新载体。

进景区,实现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探索实践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优化旅游场所配套设施建设,在各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增设景区书吧、文创产品展示等公共文化旅游服务项目,组织社火、泥塑、木版年画、刺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文艺作品进景区,丰富景区文化内涵。积极挖掘乡村特色文化资源,建成凤翔中华泥塑文化园、凤县古羌文化示范园、金台区“知青小镇”玉池公社和西府里文化艺术村等一批文旅融合特色园区,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围绕历史遗迹和重要文化景点,打造“寻根祭祖游”“周礼体验游”“西府民俗游”的文化展示体验线路。探索“文化+工业+景区”模式,建成开放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卧龙文化产业园,成为保护工业遗存、享受文化服务、观光旅游休闲的示范融合园区。

(图片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提供)

责编:贾亭沂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