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凤酒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名酒之一。凤翔古称雍州,地处古周原,是中华民族先祖的定居地区。这里又是上古农业大师后稷教民稼墙的地方,历来颇具兴农酿酒之地利,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地区。
西凤酒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岐山、吹箫引凤等故事。
在兵强马壮、富饶肥沃的关中平原,蕴藏着一一种醇香芬芳的美酒西凤酒。西凤酒最早起源于殷商晚期的“秦酒”,在唐宋时期以“柳林酒”闻名于世,是我国凤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凤翔在古代被称为雍,是华夏文明、炎黄文化以及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其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此处发掘出的古遗迹很多,仰韶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龙山文化遗址更多。另外,秦公大墓、雍城遗址以及苏东坡兴建的东湖园林等名胜古迹也位于此处。
凤翔自古以来就盛产美酒,柳林镇所产的酒最为上乘。据考古学提供的资料显示,此地早在西周时期就有酿酒行为出现,其境内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中含有大量的酒器,证明了当时关中地盛行酿酒、饮酒等活动。当地出土的方鼎铭文中记载了周公旦牧野大战凯旋之后,在其故乡雍州大摆筵席、祭祀祖先,并以秦酒举行盛大祭祀活动的史实。
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周文王当政时期,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即经常有凤凰聚集在此地。到了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年),唐朝廷根据这个典故将此地的名字由“雍城”改为“凤翔”。
柳林镇以前叫“玉泉里",根据司马迁的《史记秦本纪》记载,此地有一神泉,果水四季不枯、喷涌如注,其泉水水质纯正、甘甜清新,被称为“玉泉”。百姓们如果遇到小病小火,伙了玉泉水之后,病患便会不治而愈:女姓如果伏用了泉水就会肤洁如玉、光彩照人:如果用玉泉的泉水洗菜,放置在外面7天内都不会腐烂,而且新鲜如故:如果用泉水沟米,做出来的米饭清香诱人、松软可口。秦朝时期以此泉水为原料最造的秦酒与当时威震六国的秦国骏马一并被视为“秦之国宝”,民间至今依然流传者“东湖柳,西风酒,女人手”的佳话,
关于西风酒,历史记载中还有几则趣事。
(酒谱〉当中曾经记载了秦穆公“投酒于河三军皆醉”的故事,其地点就是(今凤翔)地区。当年秦、晋展开大战,秦穆公率军击败了晋国后回师秦国,秦穆公想让三军将士痛饮一番,但随军只带了一钟(古代一种容器)叫做“醪”的秦酒。大臣蹇叔于是建议说:“虽然只有一钟秦酒,但可在黄河岸进河里,与三军将士们分享即可。”秦穆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将酒倒入河中。于是秦军将士沿着河流取水痛饮。都被美酒陶醉。
秦王赢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年)五月,秦国军队攻破了燕国和赵国。秦国政府下令“天下大甫”,即举行全国性的饮酒狂欢盛会,秦王赢政与秦国官民一起开怀畅饮秦酒。此时,秦酒成为秦王朝的御用酒。
汉灭秦时,“秦酒”之名不能再用,于是更名为“柳林酒”,成为当时社会上的名酒。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其给友邦的礼单当中,就有柳林酒的身影。据《凤翔县志》的记载:从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的汉初盛世时期,朝廷曾在雍城地区举行了多达19次祭祀活动,其中作为祭品的柳林酒在里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仪凤年间,朝廷的吏部侍郎裴行俭奉命恭送波斯王子归国。行人走到凤翔县柳林镇附近,忽然发现路旁有很多蜜蜂、蝴蝶坠落在地。裴行俭觉得很奇怪,于是命令当地官员查明原因,后来才知道是柳林镇上一家酒坊打开了一坛美酒,其醇厚浓郁的香气随风飘来,连蝴蝶、蜜蜂都为之醉倒。裴行俭十分惊善,当即吟诗一首:“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
裴侍郎带了一坛美酒回去献给唐高宗,皇帝喝了之后大喜,将西凤酒列为唐是室御酒。
据张能臣《酒名记》当中记载,宋代时期“凤翔橐泉”酒名扬天下,苏轼在凤翔府出任判官时,曾经作诗赞叹柳林酒:“花开美酒唱不醉,来看南山冷翠微。
明代凤翔境内“烧坊遍地,满城飘香,酿酒业极为发达,路过的客人们经常“知味停车,闻香下马”,找酒坊品尝西凤酒。诗人苏浚喝了西风酒后,在《东湖》诗中也有“黄花香泛珍珠酒,华发荣分汗漫游”的赞叹之句。
清代时,西凤酒就以“凤酒’的名义传世,而且“八百里秦川”中所包含的宝鸡、岐山、眉县及凤翔县等地所酿制之烧酒,都被称为“凤酒”。
西凤酒以当地特产的高粱为原料,用优质的大麦、豌豆来制曲。其使用“续渣、土暗窑发酵”技术,采用“热拥法”等独特的酿造工艺,并采用独有的“酒海”储存方式。发酵窖分为明窖与暗窖两种。工艺流程分为立窖、破窖、顶窖、圆窖、插窖和挑窖等工序,自有一套操作方法。
成品西凤酒外观无色清亮透明,气味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浓而不艳,集清香、浓香之优点于一体,各种味道协调、回味舒畅、风格独特,被品酒师们誉为“酸、甜、苦、辣、香五味俱全而各不出头”。有人说西凤酒有“酸而不涩,苦而不黏,香不刺鼻,辣不呛喉,饮后回甘,味久而弥芳之妙”,的确是一语中的。#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