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年),春寒料峭,无数读书人奔赴考场,文思泉涌,博一个金榜题名。苏轼与苏辙一起考上进士,他们的父亲早在28岁的时候就已经考中进士,一门父子“三进士”,成为佳谈。
宋仁宗嘉祐二年的科举注定是不简单的,不仅是苏家兄弟,同时上榜的还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参与王安石变法的吕惠卿等,群星闪耀。除了这几位,还有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先生,张载。他的这22个字也成为国人的精神坐标,在此之前他还被范仲淹警告过,被欧阳修看中。
张载,字子厚,奉祀孔庙,尊称张子,在关内讲学,创立关学,居住于横渠(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境内),后人有尊称为横渠先生。张载年轻时也是鲜衣怒马,少年侠气,有一颗为祖国收复失地的赤子之心,根据《宋史·张载传》中的记载:“少喜谈兵,至欲结客取洮西之地。”
他21岁那年,奔赴数百里,找到当时正在主持西北防务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范仲淹,献出他的《边议九条》。范仲淹很爱惜贤才,和张载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谈。交谈后,范仲淹发现他很有才华,却很喜好兵事。在两宋时期,文风鼎盛,以文治国,身为大政治家、文学家的范仲淹也是如此。
因此范仲淹有些担心,警告张载作为一个读书人就该好好专研经义,而不是热衷于军事,并且在事后赠送他一本《中庸》,希望他好好研究儒学。他虚心接受了范仲淹的建议,从此静心专研儒学,这也为张载后来创立关学,为写下“横渠四句”奠定基础。闪耀于文风鼎盛的两宋时期的张载能有此成就,与范仲淹的警告息息相关。
张载父亲去世早,长兄为父,除了自己读书极为用功,对弟弟张戬也是言传身教。张戬还先于他高中,张载科举高中时已经38岁,而这一年刚好是欧阳修主持科举。欧阳修是整个北宋最大的伯乐,“千年科举龙虎榜”就是最好的证明。他选中张载的卷子时,对张载的才华极为赞赏,还把他的卷子推荐给了当时的宰相文彦博。
文彦博很看好张载,就让张载在相国寺开堂讲学。张载第一堂课讲的是《易》,一开讲就征服京城学子,大为震动。在讲《易》的时候,碰到了程颢、程颐兄弟,按辈分来说,张载还是兄弟二人的表叔。在相互交流时,张载发现程颢、程颐兄弟对《易》的理解还在自己之上,对二人特别推崇。
第二天讲课时就向众人推荐程颢、程颐兄弟,说:“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自此,程颢、程颐兄弟二人的名声也开始在京城传播开来。宋神宗熙宁二年(公元年),张载被吕公著推荐入朝为官,此时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宋神宗问政于张载,张载回答说:“为政不法三代者,终苟道也。”
王安石也对宋神宗说过类似的话,王安石认为张载应该与自己想法相同,希望他能够支持自己变法。但张载不愿直接参与到新法变法中,没有答应王安石的邀请。后来张载被派去审理调查自身不擅长的苗振贪污案,而不是用于治学,心知王安石也“拒绝”了自己。后来弟弟张戬反对变法被贬,张载心知自己不能在朝堂上有所作为,便直接辞官回家。
回到横渠之后,张载继续专研儒学,讲学授课。值得说明的是,横渠并不是他的老家,在他15岁时,护送父亲的灵柩返回长安老家。在横渠听到传言说西北兵变,张载恐惊扰父亲灵柩,便与母亲商量把父亲葬在横渠。后来又举家搬迁到横渠,陪在父亲身边,由此可见张载极为孝顺。
张载还被称为“北宋五子”,他的“关学”与“洛学”、“濓学”、“新学”、“闽学”并称“濓洛关闽新”五大学说,接续了文脉,升华了儒学思想,开创了儒学新篇章。张载认为世间万物一切皆来源于“气”,气是永恒存在的,饱含古典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不管是科举为官,还是在横渠讲学,张载一生都在践行推广自己的学说。
为官时,爱惜百姓,劝其多读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辞官后,更是在横渠兴水利,灌良田,践行着自己“纵不能行之天下,犹可验之一乡。”的话语。熙宁十年(公元年),此时已身患重病的张载再次被举荐入京为官。即便病重,一生都在践行自己学说的张载,不辞辛苦再次入京。
后辞官回家,路过临潼时,倒在旅舍中,张载心知自己身体病重,安然沐浴就寝,翌日清晨,一代大贤圣人与世长辞。张载是闪耀在历史长河中的星星。横渠四句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文人志士。文天祥以此为格言,以丹心照汗青;张煌言以此为格言,抗清22年,舍身取义;而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更是以此为格言,传承历史,接续文脉。
参考文献:
《宋史·张载传》
《宋史》
《琵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