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曾洁
暑假过半,如果你没有外出看世界的打算,去博物馆里看展览是个不错的选择。
8月6日晚,“秦蜀之路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正式开展,来自成都平原、关中平原、汉中平原三地的余件青铜器重磅亮相,其中一级文物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
青铜,是人类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也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一种文明的象征。中国青铜文明发端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商周时达到鼎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间里,中国青铜器主要用于军事,或作为礼制的象征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道奇观。
“这是一场青铜器的饕餮盛宴。”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介绍,此次参展的青铜器数量多、等级高、种类全,市民不出成都就能阅尽秦蜀之路的青铜文明。
如果你只知道素有“中国之源”的国宝何尊,那就太对不起在天府广场排的长队了。堪称我国第一部“青铜法典”的亻朕匜铭文,被誉为最早的廉政谈话的四十三年逨鼎铭文,汉中地区目前发现的大型铜礼器——亚伐方罍,造型独特、纹饰华丽的兽面纹觥等重磅展品汇聚蓉城,这些重点文物都精彩不容错过。
亚伐方罍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罍之名见于《诗经》,《小雅·蓼莪》记载:“缾之罄矣,惟罍之耻。”又《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可知罍用以盛酒。成书稍晚的《仪礼·少牢馈食礼》又记载:“司宫设罍水于洗东,有枓。”可知罍也可用于盛水。罍有方罍、圆罍两种,共同形制特点是敛口,直颈或微斜,折肩或圆肩,器身最大径(或最宽处)在肩腹交接处,腹壁自此向下斜收成底。
本次展览展出的兽面纹方罍、亚伐方罍器盖均为庑殿四阿式,装饰以雷纹为底的倒置卷角兽面纹。罍体直颈,圆肩,弧腹,凹底。颈部一周装饰以雷纹为底的连体兽面纹,与器盖纹饰上下呼应。肩部左右两侧各有一牛首形耳,前后两面各饰一高浮雕卷角羊首;以羊首浮雕与牛首耳为界,两边各饰一首首相对的夔纹。腹部纹饰分为两部分:上部为涡纹间饰夔纹,下部饰夔纹、蝉纹组成的蕉叶纹。腹下部有一羊首鋬,其造型与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方罍基本一致。较大一件底部有补铸痕迹,左耳内侧壁铸有铭文“亚伐”。这对方罍于年出土城固苏村小冢,是汉中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铜礼器。两器尺寸大小略有不同,但形制与装饰方法基本一致,皆应是属于“亚伐”族氏的同组用器。
年,河北灵寿西木佛村的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出土一件青铜卣,卣盖及器身上也有“亚伐”铭文。从陕西到河北,“亚伐”铜器分布得如此分散,这可能与当时的战争、封赏或氏族联姻有关。
兽面纹瓿
洋县文物博物馆藏
瓿盛行于殷商时期,为盛酒或盛食之器,大口而低矮,根据其“瓦”字旁,可知其渊源应与陶器相关。此瓿方尖唇,矮颈,圆鼓腹,斜直圈足,圈足上有等距离三个方形或不规则形的镂孔。瓿的口沿下二道凸弦纹,肩腹间有一条凹下的条带,肩部以云雷纹构成变形夔纹,相向布列。腹部等距离饰三道扉棱,扉棱两边饰凸出的两目,周围饰以云纹和竖刀形云纹,构成兽面纹。圈足上有三道扉棱,与腹部扉棱处于同一垂直位置。扉棱两边饰相对两目,构成兽面,主纹间隙填以有羽状装饰的雷纹。此瓿与安阳殷墟一期小屯号墓出土的同类器在形制和纹饰上非常接近。口沿下的凸弦纹,肩瓿的夔纹纹饰带,腹部繁缛的连体兽面纹,都表明了两地存在的文化交流关系。
龙纹小铜罍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有盖,罍体小口,敛颈,圆肩,矮圈足。盖中有蒜头状握手,盖面隆起,上饰一周四组高浮雕夔龙间圆涡纹。夔龙裂口,圆目,折身,卷尾。肩部有两兽耳衔双环,兽头作牛首,尖角盘后,吻部高突,上下各有两周弦纹。圆肩部位饰一周六组折身夔龙间圆涡纹。腹部有一兽头,兽头作牛首。腹上部饰一周饕餮纹,两侧饰夔纹。下腹内收,饰一周三角形变体夔龙纹,两夔相对,立身向上,共八组,均无地纹。
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四川彭县竹瓦街陆续出土了9件铜罍,其中6件与此罍造型相似。装饰繁复的盔形器盖,器身的兽面、夔龙、云雷等纹饰,无一不显示着两地的文化联系。竹瓦街窖藏属于十二桥文化,年代大约在商末至西周时期。
铜人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这个立姿的铜人圆脸,尖颌,颧骨突出,额头较窄,眉目细长,大鼻头隆起,两耳较大,双臂弯曲至右肩,两手似有所握,呈圆环状。身着袍服,交领垂于胸,长袖至腕部,窄袖口,腰身较细,束宽带,袍服特长,遮及足踝,前腹垂长条形“敝厀”。衣下缘有方孔,铜人应插在木质座上,出土时置于棺椁之间头向处。
铜人的立姿、双手中空似持物等特点,与三星堆青铜立人有一定相似之处。
铜禁
渭滨区博物馆藏
这个长方体的器物是用来盛放酒具,为何取名为禁呢?
“禁”这一礼器,作于周武王灭商之后。《仪礼·士冠礼》记载:“尊于房户之间,两庑有禁”。郑玄注:“禁,承尊之器也,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为吸取商因纵酒而亡国的教训,周公命令康叔在殷商故土卫国宣布禁酒令,传达了“无彝酒”“执群饮”“禁沉湎”等禁酒思想,是为《酒诰》。“禁”这一青铜礼器,诞生于这一背景之下。
这个铜禁造型规整,庄严肃穆。铜禁四侧面边沿部素面,正中饰直棱纹,直棱纹外饰以雷纹作地的夔龙纹长方形边框,禁顶饰以雷纹作地的夔龙纹边框。
43年逨鼎丙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窖藏出土了10件43年逨鼎,讲述中国最早监察官的故事。这些逨鼎形制、纹饰基本一致,均立耳,口沿平且外折,圜底,蹄足。口沿下变体龙纹,腹部饰环带纹,耳外侧饰重环鳞纹。器身铸扉棱6个,足跟部外侧面饰饕餮纹。鼎内均铸有铭文,内容相同。
这件逨鼎丙铭文约余字,记述逨因治理林泽有功,被周王册封、提拔为监察官的故事。这说明早在西周朝时期就已经设有监察官员,而鼎上的文字,详细记录了周宣王对监察官“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