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访陕西省眉县县

刘志生(右一)来到眉县汤峪镇钟吕坪村贫困群众孟岁平的猕猴桃园,详细了解果园生产情况。本报记者刘强摄

4月17日,在宝鸡眉县金渠镇宁渠村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村民王满良正在自家猕猴桃地里忙活着。眉县县委书记刘志生正好来基地调研,他上前问道:“你种了几亩猕猴桃?托管了没?去年收入咋样?”王满良抬起头乐呵呵地说:“我这里有3亩半猕猴桃,以前不懂技术,果子长得不好,一年只能卖几千元。去年加入金桥果业的托管后,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企业统一配送水肥,种出来的猕猴桃又大又甜,去年就卖了6万多元。”

作为远近闻名的猕猴桃之乡,现在的眉县目之所及是大片大片绿海般的猕猴桃果园,酸甜可口的果子成为眉县人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为了打好这张王牌,帮助更多贫困群众增收,龙头企业走了结对帮扶“这步棋”。

“要把产业扶贫作为全县脱贫工作‘一号工程’来抓,将贫困户‘镶嵌’在猕猴桃产业链上,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使贫困群众共享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刘志生坚定地说。

产业支撑稳增收

刘志生是陕北人,去年7月到眉县担任县委书记。他说:“眉县这块美丽的土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下定决心要带领大家一起,狠抓产业就业、精准落实政策、激发内生动力、巩固脱贫质量,全面完成剩余户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30.2万亩,综合产值52亿元,农民户均栽植猕猴桃4.5亩。眉县县政府连续4年实施贫困户产业直补政策,惠及贫困户户,扶持贫困户栽种猕猴桃亩,户均3.04亩,贫困人口人均猕猴桃产业收入元。

刘志生说:“在眉县,发展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为此,眉县持续推行产业脱贫“6”模式,即通过“政府支持主导产业贫困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村党支部+互助组织+贫困户”“技术团队职业农民贫困户”“电子商务+帮扶干部贫困户”“集体经济扶贫基地+贫困户”模式,不断培育脱贫攻坚源头活水。

在金渠镇宁渠村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刘志生看着一片片果园,对身边的村干部说:“我们要走产业现代集约化发展之路,筑牢产业支撑,保障群众稳定收入;要依靠国家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发动更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推广猕猴桃托管模式,实现企业与果农的互利共赢。”

去年,眉县参与托管和半托管的猕猴桃种植农户已达户,托管贫困户果园1.2万亩,为托管户平均每亩增加收入至少元。

电商带活致富新路

眉县汤峪镇钟吕坪村的周满利是刘志生帮扶的贫困群众之一。周满利虽然因病致贫,但他有志气又勤快,思路活络,去年通过养殖土鸡和电商销售获得了不错的收入。有一天,周满利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刘志生送来的只鸡苗。原来,刘志生年初下乡走访时,周满利向他表示想扩大养殖规模,刘志生记在心上,并帮周满利实现了这一愿望。

“听说你去年电商做得很不错,今年要继续努力啊。多学知识,多学技术,把鸡养好,把电商做大,有什么问题就跟我说。咱要把短期和长期产业都做起来,只要肯干,未来生活就一定会越来越好。”刘志生一边查看周满利家的鸡棚,一边跟周满利说。

“刘书记,你放心,今年我一定好好干,不辜负你的期望。”周满利看着欢实的小鸡苗满脸喜色。

许多像周满利一样的贫困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把产业发展起来了,但如何为他们拓宽销售渠道?眉县把电子商务作为助力精准扶贫、促农增收、增加就业的重要举措,在8个镇街和86个行政村分别设立镇级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打通物流配送和电商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县上组织15户电商企业与25个贫困村、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如今,全县已形成齐峰果业、金桥果业等各类电商企业家、微电商户,带动户贫困户开办网店或微店,余户贫困户借助网络销售增收,余名贫困人口通过电商产业链实现就业。

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针对部分贫困户家里有残疾人或病人,不能出远门的情况,眉县推出家庭农场托底帮扶措施。贫困户可以选择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务工等方式,参与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全县个家庭农场,流转贫困户土地8亩、发放土地流转资金万元、发放务工费万元。

汤峪镇钟吕坪村贫困群众孟岁平正在自家猕猴桃园里干活。刘志生走进园里询问他生产情况:“老孟,你猕猴桃种得咋样?有没有什么困难?”孟岁平正为园里活烦恼:“最近是猕猴桃显花期,但这技术一直跟不上,咱也不懂咋修剪。”刘志生听后,立刻安排村干部联系乡土专家,来给孟岁平指导。没一会儿,骑着电动车的乡土专家就来了,针对孟岁平的问题现场答疑解惑。

这正是眉县“技术团队职业农民贫困户”模式的缩影。眉县以产业脱贫技术服务平台和名产业发展指导员为主,整合全县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农民、乡土专家等技术力量1余名,建立了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立体式产业脱贫技术培训体系,实施地毯式精准扶贫培训,实现全县86个行政村贫困户科技培训全覆盖。

“我们要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对帮扶活动,持续强化贫困户技术指导培训,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特色化发展模式,不断提升经营主体带贫益贫水平。围绕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各项重点工作,积极实施防返贫预警监测机制,确保人人过硬、户户过硬、村村过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全面提升驻村帮扶工作水平,用最严格的纪律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说起下一步的打算,刘志生信心十足。

(本报记者刘强曹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