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做企业要像农民耕地一样,不要追求强和大,而要追求活得好,活得久。如果媒体没有断章取义的话,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因为,农民耕地,如果不做大做强,肯定是活不好的,即便活得久,也是活在温饱线以下。
小,收入就低。以农业人口最多的河南省为例。全省万农业经营户,万亩耕地,平均每个农户占有耕地6.6亩。对于大部分农户来说,通常每年种植一季小麦一季玉米,每亩净收入在-元之间。年全国农民工的平均月工资为元,也就是说,河南省一个普通农户全年种地的收入,仅相当于农民工一两个月的工资。如果农民就靠耕地过活,能活得好么?
小,科技成果就不好用。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河北省搞研究,发现深耕可以显著提高小麦亩产。但是,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地块,是无法采用大型拖拉机深耕作业的。后来,还是通过合作社等方式,把作业地块扩大了,才采用了新技术。
小,就难以优质发展。市场需要专用优质专用小麦,但一家一户的农民,光自己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并不能卖出高价。因为没有哪个企业,可以对单个农民微小数量的优质小麦,进行单收单运单储单加工。
小,就做不出品牌。种植大田作物的不用说了,即便是种植高附加值的产品,如水果、茶叶等,也没有哪个小农,能够做出品牌。
搞农业,尽管做大不一定等于做强,但是,不做大,肯定做不强。
有不少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对小农有着深厚的情怀,值得致以敬意。不过,在对待小农问题上,其实有两个很不相同的层面,需要区分开了,分别对待:对于仍然深陷于小农状态的农民,我们应该寄予深切关爱,并施以帮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对小农状态本身,或者小农的生产方式,也寄予厚爱,竭力维护。恰恰相反,如果是真正关爱小农状态下的农民,那就要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想出办法,让他们脱离小农状态。
应该看到,广大小农现在的小,不是他们的主动选择,而是各种因素制约下的迫不得已。
最终的出路,只有两条:愿意进城的,让他们进城;不愿意进城而愿意继续务农的,让他们把规模做大,把产业做强。
把农业做大,做出规模,也有两条路:从长远看,是不断扩大每个农户的经营规模,向着家庭农场的方向发展。欧美国家的家庭农场,可以借鉴。我国东北等少数地区,已经初见端倪,有了一些规模达到几百亩乃至更大的农场。此外,还有少量合作社性质的农场,经营规模还要大一些。
在短期内,大部分地方仍然无法达到那样的规模。这时,可以采取另外一种规模化路径,即区域的专业化。通过区域的专业化,来克服单一农户规模小的不足,尤其是在劳动密集型的难以机械化的园艺生产方面。
近年来,在市场机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引导下,我国区域专业化的发展态势明显,已经出现了不少典型。其中最突出的地方,形成了“一县一品”。
例如,陕西洛川县有50多万亩苹果,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0%;眉县猕猴桃栽种面积超过30万亩,超过全县耕地面积的80%。在这两个县,尽管每一个农户的果树面积也不算大,但由于实现了区域规模化,单个的农民,就能够享受到很多规模效益。例如,在技术服务、市场服务、品牌效应等等方面。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不仅享誉全国,也开始走向境外了。
当形成区域规模化之后,自然会把农业院校的研究人员吸引过去。在洛川县和眉县,都有农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的实验站,专门研究苹果和猕猴桃。农业科研人员不可能错过这样的集中产区,原因很简单,任何一项科技创新,在这里,都会得到高度重视,都会得到放大性的科技推广成效。
还有一个案例,也能说明些问题。去年,我参加了一个县的农产品推介大会。该县领导苦恼地说,全县共有7个地理标志产品,都是水果类的,但却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我追问后获知,全县种植水果的园林总面积,还不到20万亩。
在活动过程中,主办方让大家品尝了这些水果,然后,主持人对我进行了即席采访。我想了想,说:作为普通消费者,我觉得这些水果吃起来都不错;但是,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学者,我想说,这些水果,可能有一两种,质量在全国属于上佳,甚至最佳之一,而其他的,质量在全国只能是普通的,中等的,有的可能还不到中等水平。只有质量最好的产品,才能在全国的市场上有影响;而你们质量最好的产品,规模又太小,就难以有全国的影响。对于一个县来说,决定产品质量的,最终是两个因素:一是自然条件,二是科技水平。这个县的自然条件,不可能对7种产品来说,都是全国最适宜区;而7种产品,要想都获得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也是不可能的——规模太小了,高端科研人员的兴趣不会大。我举了洛川苹果和眉县猕猴桃的正面案例。
几个月后,我获悉,我的以上观点,引起了当地与会人员的强烈反响,该县主要领导也高度认可。他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判断出7个地标产品中的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决定把那种产品作为重点,强化支持,做大做强。闻此,我很是高兴,也很敬佩当地领导的开放思维和决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