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为猕猴桃当红娘宝鸡市眉县猕猴桃

金秋十月,微风吹过,宝鸡市眉县到处飘荡着猕猴桃垂涎欲滴的果香。

“红娘,可把你盼来,快把我猕猴桃看一下。”“媒婆哥忙的,打了多少个电话才来,理应先看我的。”“不急不急,想办法把你们的桃都收了。”10月19日下午1点多钟,踏进党东村一组张秉成家的猕猴桃园,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被果农围得水泄不通,老人用沙哑的声音不停地给果农回话。

果农眼里的“红娘”叫王崇华,是眉县齐镇村二组人,今年75岁。初见王崇华给人的印象是平易、豁达、刚毅和赤诚。提起从事农民经纪人这一行当,老人抽空有一搭没一搭和记者聊着。

九十年代末,他抓住县上发展猕猴桃产业的大好机遇,栽植3.5亩猕猴桃,渴望土里刨金发家致富。历经几年风雨,猕猴桃难卖问题充分暴露出来,面对挂满枝头的果实,王崇华起初不知所措,当看到少数人痛心倒掉猕猴桃时,心如刀绞的他从中悟出了:光调整结构远不能让农民奔小康,只有解决难卖问题,才能实现小康梦。恰在这时,有缘认识陕西齐峰果业公司一名业务经理,经理决定让他负责齐镇地区猕猴桃收购工作,就这样,48岁的他一干就是12个年头。12年光阴让他积攒下一定的人脉资源,也在果农中留下良好的口碑。

“经纪人就是一手牵户,一牵客户,撮合着双方满意成交,你高兴收桃,我高兴点钞。”王崇华抬着一框子猕猴桃说道。凌晨4点,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将他从梦中叫醒。一边接打电话一边洗漱,等6、7个请他上门看桃的果农和催他安排摘桃的果商电话打完,安排好一天的工作,饭菜已经热了好几遍。“到收购季节睡不下4个小时,吃不上几口热饭,娃娃劝他甭干了,犟得就是不听。”王崇华的老伴儿在一旁唠叨。猕猴桃上面的露水被太阳晒干,这才能入园采摘。看着老王井井有条安顿猕猴桃采摘队,叫来运输车辆,联系到银行工作人员,领着客商进东家园出西家地,像蜜蜂一样忙碌穿梭。“经纪人这碗饭不好吃,说话不利索,杆子回不开,价格谈不拢,就把自己套里面了。”果农安云生说:“老王在这方面拿捏得准,说一个成一个,很少翻把。”说起这点,王崇华有他的招数。客商、果农、经纪人共演“三对面”,以质论价,优果优价不偏不倚,达到双方满意,并签订购买明白卡,果子等级、单价、采摘、装卸、结款等项提明叫响,不打糊涂账。“一方要高价卖,一方要低价收,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经纪人就是起着调和剂,助推器的作用。”面对极个别失信果农,老王千方百计想办法把这锅“粥”做“喜合”,达到一家欢喜两家乐。

“质量卡不住,不是客户不高兴就是果农心里不美气,直接影响来年销售。”这时的王崇华充当“双面人”角色,既是经纪人,又是质检员。王崇华总结出“黄化畸型日烧,沟刺大扁虫眼药害圆蛋”十不收标准,为眉县带来不少固定客源。今年受疫情影响,眉县猕猴桃销售期普遍推迟,王崇华动用自己所有资源,从外地招来47家客商驻扎眉县收购猕猴桃。“只要听见手机响,我就发怵。”王崇华介绍说,从9月底以来,每天打电话看桃的电话平均不下个。他都会认真记录及时与客商联系,以最快速度给果农一个定心丸。远嫁营头镇街道村二组的王玲侠是王崇华的女儿,家有2亩猕猴桃园,10月以来,女儿多次打电话督促他带客进园定价销售,然而,王崇华总是无法脱身,女儿颇有微词。“我爸心里装着果农,唯独没有装下他女儿,我不怨父亲,只要他能把大家的猕猴桃变成红票子,我心里就是甜的。”

王崇华算了一笔账,当上猕猴桃“红娘”以来,每年平均为户乡亲们“牵线搭桥”,销售猕猴桃多万公斤以上。

赵宝琦记者吴树鸣

责任编辑:任行审核:杨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