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
大型人文美食4K纪录片《千年陕菜》
登录央视
纪录片以多角度
勾勒恢弘的千年陕菜变迁
其背后三秦儿女传承“陕味”的故事
“陕菜之根·美食之源”宝鸡大放异彩
搅动全国人民的味蕾
00:33《千年陕菜》共有6集,分别以“九鼎之味”“妙造自然”“面里乾坤”“三秦五味”“炊金馔玉”“古意薪传”为分集主题,全景呈现了陕菜的渊源与流变,既有鼎盛的繁复辉煌,也有人间至味是清欢的生活本味。
陕菜,又称秦菜、关中菜,是中国重要的地域菜系之一。陕菜始于西周,发展于秦汉,成熟于隋唐。天子脚下的特殊地位,令陕菜能够博采各地肴馔之精华,涉及面极广,既包括了宫廷菜、官府菜、商贾菜,也包括了寺观菜、市肆菜、民间菜、少数民族菜等等。
在宝鸡这块神奇的土地演绎了很多关于美食的故事
智慧的周人在何尊上留下让世人难以解释的两个字“中国”
宝鸡是陕西省第二大城市
被称为“陕菜之根·美食之源”
有着浓郁的地方风味
而最具宝鸡饮食代表性风味的
“酸、辣、香、酥、烂、扒、透”
就是如今陕菜的特点
纵观三秦大地
宝鸡可算是陕西食文化的源头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这里是华夏食族炎帝的出生地
是周、秦两大朝代的崛起地
是中国文明史大量史料
和文字记载的首次出现之地
这里奠定了中国三千年的文化基础
其中自然也包括食文化
“陕菜之根”宝鸡
宝鸡菜是陕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渭河流域就开始出现了早期的餐饮文化,到了西周时期,宝鸡菜正式开始出现。
据史料记载,西周的“八珍”就出自于宝鸡,俗称“周八珍”。“陶鼎调制”“周八珍”及“钟鸣鼎食”,足以说明陕菜是现存中国各菜系的“根”,是中华饮食文化之源。而宝鸡菜肴则是“陕菜之根”。
经过汉、唐两个盛世,宝鸡菜随着历史政治的变迁和皇室的东移迁都在长安(西安)而形成陕菜,陕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唐代的“宫廷官府菜”“僧寺道菜”“饮食市肆菜”“民间家常菜”等,都对后来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就是在今天,我们依然还可以从“烧烤”“蒸扣肉”等菜式追溯到古代宝鸡菜的影子。
宝鸡人的饮食
宝鸡人主食虽为“五谷”,秦以后由于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们由先秦时代的“粒食”进步到“面食”时代。加之,周秦汉唐以来,宝鸡又是京畿辅佑之地,秦馔、陇馔、蜀馔在此融合,使得宝鸡城市饮食已是水陆杂陈。
此外,姜城堡的生姜,千陇的辣椒,千河的大葱,凤州的花椒,还有关中猪、秦川牛、山区羊、渭水鱼,以及鸡、驴等特产,对宝鸡饮食的形成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宝鸡食馔烹调方法,在烧、蒸、煨、炒、氽、炝方面有独到之处,以烧蒸为主,主料和配料均不换锅,不过油,芡汁现炒现兑,一锅成菜,质地脆嫩,味醇鲜香。调味与宝鸡人的气质一样,朴实无华,重视内在的味和香,主味突出,滋味纯正,就是说酸、辣、苦、甜、咸只有一味出头。
陕西自古面食发达,而宝鸡正是面食的“天府之国”,可以说宝鸡的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面,也是其饮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岐山臊子面、岐山擀面皮、醋粉、油酥锅盔......
擀面皮
宝鸡各县区美食代表
凤翔:豆花泡馍
岐山:臊子面
千阳:大肉泡馍
扶风:一口香臊子面
麟游:血条面
眉县:炉齿面
陇县:暖锅
太白:洋芋搅团
陈仓:烧肉面皮
凤县:干脚棒
宝鸡饮食文化底蕴内涵深厚
从仰韶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农耕文明”
从西周时期“钟鸣鼎食”到“九鼎八簋”
从三国时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到如今
在宝鸡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还有更多的美食等待你的探索
部分资料来源:陕菜网
-End-
编辑:火山shiner审核:刘阳
转载需告知并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如有侵权或转载版权问题
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