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家姓》成书面世以来,赵钱孙李世人皆知,孙姓排名榜达到了最高峰。孙姓自古以来人丁兴旺,历朝历代的孙姓人口排名都在前面,据统计,年孙姓人口排名榜12名,位居前十五。人多人才也就多,历朝历代都有影响深远的名人,今天聊一下山东孙姓人孙瓒。
先从孙瓒祖上聊起,元末明初,因连年征战,山东人口大量减少,村庄零落,耕地荒芜,到处是一片荒凉景象。为了恢复国力,振兴繁荣,朝廷颁布法令,大批移民由山西迁至山东各地,孙瓒的老祖孙让,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山东,在兖州府寿张旧城(即今山东省梁山县寿张集镇)安了家。
孙让与儿子孙演在寿张旧城安家后,奉公守法,勤奋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过了些年,有了一些田地,除了上缴一些赋税,还能攒下一些积蓄供养孩子读书学习。孙演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孙应时,次子叫孙应晓,名字寓意两个儿子要勤奋努力,珍惜光阴,像雄鸡报晓那样,应时而起,应哓而作,好好读书,勤俭持家。多年后,孙演的长子孙应时,也先后育有五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孙玠,次子孙璋,三子孙瓒,五子孙珙,可惜的是老四还没成人就少亡了。
现在开始切入正题,孙瓒(-年),字邦珍,号新宇,兖州寿张县(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孙楼)人。明朝时期官吏。
聪慧爱读,尤喜《左传》。万历十三年,考中举人,授宁都县令,迁介休知县,授文林郎,政简刑清,政绩卓著。迁平凉知府,分署中卫。两台推荐,迁凤翔知府,广施善政,感化庶民。
崇祯五年,病故,享年七十岁。
他从小就天资聪颖,明敏好奇。在他很小玩耍的时候,经常在人家私塾学堂窗下听先生给学童讲课,久而久之,被教书先生发现,叫进室内问询,竟能把先生教过的古文都背诵下来,比私塾的学生都用功,这引起了教书先生的喜爱,就告知了孙瓒的父亲。父亲孙应时把他送到岳家私塾去读书,他学习特别勤奋认真,能够过目成诵。尤其喜欢背诵《左传》和《史记》;他爱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圣教序》和张旭的《肚痛贴》等名家碑帖,笔法遒劲有力,潇洒飘逸,气度不凡。19岁就中了邑庠(秀才),23岁中了举人。因为大家都敬仰他的品德和才华,所以有许多志士文人和名门望族和他交朋友。
孙瓒草书碑《建增福寺》手迹孙瓒在荆林寺的冉子书院(今上闸、下闸、孟楼三村附近)进修学习时,结识了经常来荆林寺进香的李秋潭。李秋潭在张秋镇经商,是个乐善好施的开明绅士。他非常钦佩孙瓒的品行和才华,提出要赠予孙瓒三顷地以资助他学习,并在申明亭(今孙楼)处建一座楼房供他居住。孙瓒不愿平白接受他的赠予,固辞不受,但李秋潭心诚坚与,善愿难违,实在推辞不过,只能接受。两家从此结为世好。
孙瓒在申明亭处有了自己的田地和住所,娶了齐店村的望族齐氏为妻,先后生育了两个儿子,长子叫嗣文,次子叫嗣武,从此在申明亭扎根落户。
申明亭,是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五年(公元)创建的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的场所。孙瓒身为举人,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处事公正,深受乡里众百姓拥戴。因此,乡间邻里的百姓若有争议纠纷,都愿到申明亭找孙瓒来评理论事,解决矛盾,孙瓒也总能化干戈为玉帛,使彼此信服、结果满意。
明朝时期,寿张县、阳谷县接壤的黄河以北境内属于黄泛区,特别是张秋往北几十多里,地势较低,常年洪涝,每到夏秋雨水连绵,到处都是一片沼泽,道路无法通行。所以,漫漫原野杂草丛生,土地贫瘠荒芜,作物稀少,一派荒凉景象。
孙瓒在此安家后,边进修学问,边耕作劳动。他拓垦荒地,开沟挖渠,广植树木,一点一点把荒地开垦成良田,由原来李秋潭赠予的3顷地,逐渐开垦扩增至15顷,植树几百株。田地虽然增多了,但他并没有富余的粮食和多余的钱财,大多都接济了其他比较贫困的乡邻。在寿张旧城居住的兄弟姊妹及亲戚,也前来投靠,孙瓒都接济这些亲友,并帮助他们在申明亭安了家,一起开荒植树,挖沟修渠,共同在这里生活,勉励后代读圣贤书,报效国家,励志成才。
当时黄河泛滥,南自黄河往北至夏家堂六十余里、东自运河西岸至皇姑冢十余里,每到夏秋雨季水患成灾,田地被淹,道路不通。为了防止雨季房屋、道路和田地不被洪水淹没,他与子孙一起带领大家筑堤修坝、挖沟开渠、兴修水利、修桥铺路、整拾田地,在村庄四周挖掘了几个能够疏浚洪水的蓄水坑塘,并以沟渠相贯通,不仅防范了洪涝,也解决了旱季的田地灌溉。道路两旁及空闲地都栽种上花草树木,使水土两势相安无虞,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经过几十年的开拓经营,申明亭周围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村落,家乡的面貌初具规模。后来大家都以孙瓒居住的楼房作村名,叫孙家楼,简称孙楼。
孙楼村这样韬光养晦过了三十年,期间有友人劝他出仕做官,便应朝廷之命,初任江西赣州府宁都县知县。值任不到三个月,接着又调往山西汾州府介休县任知县。
孙瓒到介休上任后,精简机构,裁汰冗员,革除陋习;重视发展农桑,积极兴办教育。一时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社会风气蔚然好转,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孙瓒还大力倡导广植树木,使境内道路两旁很快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风光秀美。
《寿张县志》《介休县志》当地百姓感激他治理有方,使介休面貌焕然一新,外地人来到介休,盛赞介休是“河阳花都”之咏,并且治理黄河有功,一切治绩都被载入名宦碑文。上司见他善于治理,政绩斐然,报告给朝廷,提拔他为山西平凉府同知兼中卫县知县。
离介休赴任时,众多百姓号哭以泣挽留他,甚至攀着车辕、卧在车道上,不愿他离开介休,声称要跟随他一起迁到中卫县去。至离任介休15年后,介休人民仍追思孙瓒的政绩,对他十分怀念,于是为他建了生祠并立碑,歌曰:“泱泱汾水,苍苍绵山,先生之风,流峙万年。”介休百姓常常引以为豪地向来人介绍说:“此吾前任父母孙公也!”这样的政绩,就是与古代名吏相比也不逊色。
中卫县这个地方,接近鞑靼边界,当地民风彪悍,难以治理。孙瓒到任后,刚柔并济,用强有力的手段打击犯罪,用孔孟之道感化百姓,恩威并施,很快就见到成绩。
《介休县志》到任第七年,黄河泛滥,冲毁了大堤,很久也没有堵复。上司派孙瓒督治,只用了三个月就安澜如故。为此,两个省的道台联名向朝廷举荐,提拔他为凤翔府知府。
孙瓒任知府之后,仍然一如既往地勤政用心,特别注重审理重罪冤狱,不使无辜的人因冤枉而受到处罚。
眉县是凤翔府辖区,也是“北宋五子”之一的张载故里。孙瓒路过眉县的时候,见到张夫子的祠堂倒塌了,便捐出自己的薪水兴工重修,以方便当地百姓祭拜。像这样教育百姓尽忠尽孝的事迹,多得不胜枚举。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专权,在各地大修生祠,规格与孔庙差不多。监修差官扬言:“生祠修得好,就能升官。”并索要贿金。孙瓒怒斥差官:“吾若在朝,定论之,尚望修庙求升乎?宁除官,何系恋畏惧!”意思是说:“我的所做所为有目共睹,还指望给权贵修祠来求得升官吗?我宁可不当官,也没什么大不了,更不会曲意奉承你!”于是辞去官职,返回故乡,颐养天年。孙瓒清高自守,不参与党争,不同流合污,此所谓“危邦不入,乱则退也”!
孙瓒为官一生,由县至府四次升迁,但他坚持不用幕僚,一生不穿绸缎衣服,文卷政务亲历亲为。他办公一直到午夜才睡,拂晓即起。夏天被蚊虫叮咬,都生了疮也毫不在乎。他经常说:“才气再大,也没有清、慎、勤更重要。”他把“清、慎、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时自勉,十数年如一日,各方面都大有作为。孙瓒离任介休十多年后,介休人制作了《名宦碑》和《攀辕卧辙图》,不远千里送到山东阳谷县孙家楼。孙瓒任平凉府同知的时候,正赶上山东过荒年,他写信给族人说:“百姓没有粮食吃,可以去我们家借。”回到故乡后,有东阿大户拿千金收买他,求他为当地官员说情以免官司,孙瓒讥笑道:“我连万金都不要,何况千金!”予以坚决拒绝。
《寿张县志》明崇祯六年(公元年),孙瓒以70岁高龄在故乡山东阳谷县孙家楼去世。众多朝廷的官员、百姓以及在山东经商的山西商贾,纷纷向朝廷奏报孙瓒的德政善行,皇帝追授他为中宪大夫。孙瓒下葬之日,孙瓒所治理过的州、县百姓,凡在兖州府境内进行贸易的人,都来祭奠送葬,他们就象自己的亲戚近邻那样,哭泣的嗓子嘶哑了,悲痛的面容不忍直视。至清朝,朝廷颁布法令,崇祀乡贤,建立祠堂。孙瓒的事迹被公推为名宦楷模。兖州府知府金一凤亲自撰写孙瓒生平事迹,寿张县知县汪枚恭传朝廷皇帝的旨意,将孙瓒祀入乡贤祠供奉,赠匾“卓鲁遗风”、“世祀忠贞”。
当地群众把他的事迹编为寿张歌谣传唱:
旧城有一孙知府,
正直皇堂四品官;
爱民如子清如水,
天下清官第一员。
孙楼村的圣旨牌坊(60年代影像)老百姓是最朴实的、最底层的基础结构,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他造福了一方百姓,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高。崇祯五年,孙瓒病故后,山西、陕西旧任之地百姓,有来山东贸易经商者,皆到故里墓前致祭。
还有更多的孙姓名人事迹,有待传播与发扬。
参考资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