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军长征过宝鸡陕西法制网

铮铮铁骨撼天地,敢叫人间换新颜。

在中国军事史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重要的一页。长征中,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七十四师经过宝鸡,穿越太白山,行走秦岭间,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红军长征经过了宝鸡哪些地方?在这方热土上发生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近日,走进秦岭山间、寻访太白乡村,探秘先辈的传奇故事——

红四方面军秦岭山里播“火种”纪律严明励后人

让我们把历史的时针拨回到年12月。

莽莽秦岭白雪皑皑,一支衣不蔽体却气势如虹的军队在山间行进,他们就是被老百姓称作“自己的队伍”的中国工农红军。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及红二十五军长征期间,红七十四师战略转移,先后途经凤县、太白、眉县和宝鸡县,红军战士宣传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打富济贫,除暴安民,组建苏维埃政权和游击武装,播撒革命火种。

年12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四方面军突破其防线后,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西进,向川陕边境转移,途中遇到胡宗南部骑兵尾追,红军被迫南下进入秦岭。当时天气寒冷,红军战士衣衫单薄,食不果腹,昼行于崇山峻岭间,夜宿于雪地密林中。为了甩掉追兵,红四方面军一连翻过九座海拔两三千米的高山,途经老君岭、厚畛子,从都督门上山,进入今太白县境内的核桃坪、黄柏塬、二郎坝、皂角湾等地。山区人烟稀少,筹粮非常困难,战士们常常饿着肚子行军,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红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

红四方面军主力进入太白山区,立即派出多人的侦察分队,沿秦岭北麓向西,一边打探国民党军队的动向,一边进行革命宣传,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了秦岭一带。

“虽说这里已很难找到当年硝烟弥漫的痕迹,但我们永远牢记那段难忘的岁月,用红军故事激励后人前行。”太白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蓉斐说。

红二十五军打富济贫百姓拥戴歼敌北上立下大功

在太白县二郎坝红军标语纪念馆,一条巨幅标语十分醒目——“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仿佛把人带进了昔日的岁月,再现红军带领贫苦百姓打土豪、分田地的场景。今天,这里已建成了红军标语纪念馆,据了解,这也是太白县唯一一个为保护红军标语而建的纪念馆。

不忘历史,不忘初心。红军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

年,红二十五军战士在太白二郎坝用了一户姓胡的群众家的粮食,当时,主人不在家,红军就把钱和便条放在香炉中,还在墙壁上贴了张纸条:“胡成风老先生,给你的银圆请查收。”红军在皂角湾坪里祠堂山墙上刷写了“春荒到财东富豪家里去分粮食吃”的标语,迄今保存完好。由于红军爱护老百姓,受到老百姓的拥戴,老百姓称这支队伍为“自己的队伍”,这在当时宝鸡各地广为传颂。

在凤县档案馆,馆长吴海军拿出几本泛黄的档案资料,一边翻阅一边给讲,当年红军在宝鸡战斗非常艰苦,斗争环境也异常恶劣,不少红军战士包括游击队员都为中国革命献出了生命。

年7月,红二十五军经户县、周至,沿秦岭向西挺进,沿途刷写了“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红军是抗日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队伍,是打富济贫的队伍”等标语,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红军宗旨。国民党军队侦察得知,红二十五军在秦岭山区活动,即派兵展开围追堵截。为了摆脱追兵,红二十五军兵分两路向西挺进,抵达凤县高桥铺。红军到达陕甘咽喉重镇——凤县双石铺后,迅速投入战斗中,经过激战全歼了尾追而来的胡宗南部队四个连;随后,红军西出甘肃,牵制胡宗南主力,掩护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

年8月,红二十五军占领双石铺后,经甘肃两当、天水,过秦安、静宁,出击宁夏西吉,翻越六盘山等地,9月在延川县永坪镇与西北红军胜利会师,成为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队伍。毛泽东称赞红二十五军的北上长征为中央红军当了向导,“为革命立了大功”。

站在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村村口,看着一座座虽说古旧但保存较好的红军宿舍,仿佛看到了红军在这里战斗、生活的身影,感受到了当年敌我斗争的残酷局势。

红七十四师枪林弹雨山水间穿插迂回打游击

“当年,红军在黄牛铺、红花铺、凤州、河口等许多地方战斗过,无数革命先烈将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上。我们应珍惜现在的生活,牢记这段历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凤县文化馆副馆长赵栋说。

翻开厚重的史册,红军在枪林弹雨间作战的身影跃然纸上……年1月,红七十四师从周至西进宝鸡眉县,2月到达留坝县江口镇,向太白王家堎行进,击退了尾随而来的地方武装;接着又翻山越岭,进至凤县和宝鸡县交界处的东河桥,沿宝汉公路南下,突至黄牛铺、双石铺等地,歼灭地方保安团余人,缴获长短枪余支。红七十四师所到之处,走访贫苦农民,斗地主、除恶霸。

当年3月,红七十四师进入河口休整。为了广泛发动群众,红军在河口召开群众大会,将奸商、富豪逮捕,把他们家中的财物分给穷苦老百姓,红军还派出医疗队,到附近各村给群众治病。因有敌军尾追,红七十四师摆脱追兵后,翻越玉皇山,南过走马岭,到水蒿川休整。其间,得悉国民党宝鸡驻军要往汉中运送一批物资,就派出部队,在当地群众引导下,翻越秦岭,在宝汉公路截击国民党四五辆军车,缴获全部物资后撤离。

5月中旬,国民党西安绥靖公署调集了约两个团的兵力,采用正规军推进、地方保安团配合的战术,对红七十四师“追、堵、驻、剿”。红七十四师将部队编为一团、五团、六团,以团为单位,各自为战,保存实力。

6月初,红六团余人,经核桃坪、泥巴营、桥底坪翻太白山,北出桃川白云峡、下河坝,顺河谷西进,进入桃川灵丹庙街,消灭了桃川民团。红六团将财主家的粮食分给断粮的老百姓,青年农民杨会荣积极要求参加了红军。

……

如今,走过凤县县城大街,拔地而起的高楼一座接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嘉陵江波光粼粼,环境优美,经过凤县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黄牛铺镇、凤州镇工业、农业发展很快,红花铺也正在打造林麝小镇,凤县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可谁又能忘记红军在这里的传奇故事呢!

红二方面军天下穷人是一家带领百姓闹革命

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走访凤县县城、双石铺镇好几个村子,在古城墙下、在城隍庙前,村民们对红军的功绩纷纷称赞,给讲述红军带领穷人闹革命的故事……

年9月,红二方面军在贺龙、任弼时率领下,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其左路军团出甘肃两当疾进凤县双石铺,准备进攻凤县县城凤州。为了确保侧翼安全,红军派出多人扼守凤县唐藏和张家窑两地,以防国民党军队偷袭。扼守唐藏、张家窑的红军部队,积极开展地方工作,在张家窑、唐藏召开群众大会,讲天下穷人是一家,讲穷人受苦的原因,讲穷人要翻身就要参加红军闹革命,同时帮助农民耕地翻田,种植小麦,放牧牛羊。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成立了张家窑、唐藏苏维埃政府和张家窑、唐藏抗日游击队。抗日游击队员们帮助红军磨面、筹集柴草、站岗放哨,受到红军首长的赞扬。红二方面军进攻凤州的计划按期进行。萧克率领教导团余人作为主力先头部队,到达凤州城下。红军占领了距城墙多米远的真武宫,在墙壁上掏挖枪眼,向城头猛烈射击,压制敌军的火力。由于守军集中火力封锁要道,攻城失败。县城守军为解除城防压力,派出精壮士兵向红军进攻。在打退对方数次冲锋之后,红军为了减少伤亡,主动撤离真武宫。当夜,红军又组织攻城,未克后主动撤离凤州,以游击姿态活动于双石铺一带。红二方面军撤离双石铺时,张家窑游击队、唐藏游击队18人参加红军随部队西进。红军走后,游击队受到地主劣绅监视,无法活动而解散。

……

青山埋忠骨,英雄励后人。

在张家窑苏维埃政府副主席赵生魁的故居前,赵生魁的小儿媳妇张瑞萍接受采访时说:“我嫁到赵家时,公公赵生魁给我们子女讲了许多红军的故事,讲红军为穷人打天下,讲共产党为百姓办好事。作为后人,我们永远要记着红军的恩情,红军牺牲了许多人,我们要给子孙后辈一代一代讲下去,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宝鸡,走过了凤县太白等地……”(本报卢志平)

埋头苦干只争朝夕

在那炮火连天的岁月,中国工农红军过宝鸡,在秦岭山水间、在嘉陵江畔,与国民党军队、残匪浴血奋战,这段彪炳史册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在凤县双石铺镇张家窑村张永仓(张家窑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故居,抚摸着漆黑的梁柱和斑驳的土墙,深切体会到了红军在这里创建苏维埃政府的艰辛,仿佛看到了红军在炮火连天的岁月里战斗的情景;在太白县黄柏塬镇红军标语纪念馆,那语言朴实却激情澎湃的标语,激励我们牢记历史,埋头苦干,只争朝夕。我们追忆红军故事,学习红军精神,就要树立远大理想,胸怀创业之志,时刻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要百倍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生活。作为媒体人,我们再写红军往事,传承红军精神,就要走进这片热土,寻访烈士的足迹,用镜头和笔墨讴歌新时代新气象,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功立业,唯有如此,才能告慰英灵,激励来者。(卢志平)

作者/来源:凤县宣传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