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9日,眉县常兴杨家村出土的单氏家族青铜器27件,件件有铭文,共有字个,逨(lái)盘铭文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文王至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着明确的记载,映证了史书的记述,检验了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年表。
特别是四十三年逨盘,记述了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年),“逨”因治理林泽有功,周宣王欲册封他为监察官的故事。这说明,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有监察官,而鼎上的文字则详细记录了周宣王对监察官“逨”进行“任前廉政谈话”的场景,是史上最早的任前谈话。
四十三年逨鼎铭文:“令(命)女(汝)官司歷(历)人,毋敢妄宁,虔(qián)夙(sù)夕惠擁我邦小大猷(yóu)。雩(yú)乃敷政事,毋敢不規不井。雩(yú)乃訊庶又(有)粦(鄰),毋敢不中不井。毋龏(gōng)橐(tuó),龏橐隹(唯)又(有)宥(yòu)从,迺(nǎi)侮鰥寡。用乍(作)余我一人疚,不小(肖)隹(唯)死”。
其大意是:“命令你为监察官,要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不得贪图安逸,不得懈怠。要严格依法行政,秉公办事,分清是非。要廉洁自律,严禁贪污和中饱私囊,如果那样的话就是放纵自己和欺负百姓。要是你没有按照我的训诫去执行,那也将是我的过错,我将对你严惩不贷”。
中国礼制,上溯周朝,史载周公制礼乐以教化百姓。礼制和法制虽然都有明确的条文和规定,但法制重在负面惩罚,违反规定就必须接受惩罚;而礼制重在正面引导,强调应该做什么。四十三年逨鼎铭文说明了周代重视礼制正向引领教化作用的同时,也把对百官监察制度的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个仪式感非常强的场景,一座庄严伟岸的宫殿里,周宣王对前“林业部长”,现在刚任命的“监察部长”单逨进行语重心长的廉政谈话,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层层推进,既有勉励,又有要求。
由此可见,光有善意的提醒还远远不够,制度的配套必须跟上,否则很难有效监管权力欲望的膨胀。封建王朝官员大多是“两榜进士”出身,饱读“四书五经”,道德的知识标准不可谓不高。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谓的“谦谦君子”成了名副其实的“两面人”,坑了百姓、毁了国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为达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目标,既要对个人行为进行约束,提升道德修养,还要严格按照纪检监察“四种形态”的要求,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触犯党纪国法的行为执行从“红脸出汗”到立案审查,以保证纪检监察各项举措的切实有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