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习俗源于陕西的眉户戏,为何会根植并流

青少年白癜风防治援助项目 http://m.360xh.com/201910/21/53794.html

青海湟水河流域历来有“唐蕃古道”“海藏咽喉”之称,河湟谷地多元的民族文化和异域特色滋养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而因起源于太白山麓的眉县和户县一带而得名的眉户戏原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在清朝发展极为繁盛,在清代中后期以军旅、商贾、移民、逃荒等多种渠道从关中逐步西延流入青海湟水河流域,逐步延伸到大通河流域的部分地区,甚至延伸到了周边牧区州县中,并且与当地的异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极具地方风味的戏曲剧种,此戏曲剧种和陕西眉户戏是异流同源的关系。

壹大量移民成为主要的观剧来源

青海民族众多,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一方水土滋养了以藏族和土族为主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回族和撒拉族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文化、以草原蒙古族为代表的萨满文化等。

因此,各民族独特的戏曲文化相伴而生,产生了藏族的藏戏、土族纳顿节所演的戏曲、撒拉族的戏曲等诸多本土民族剧种。河湟谷地在魏晋之后迎来了汉文化的传入,逐渐形成了极具民族风味的“汉文化圈”,与周边少数民族文化相互影响,实现了汉文化的兴盛。

大量移民的迁入不仅促进了汉文化的繁盛,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地方戏曲的发展,并为戏曲演出提供了大量的群众基础,使之成为重要的观剧来源。

明朝时期,大量中原汉人因各种原因迁移到青海地区。青海地方志中有如下记载:“历代视此地为异域,或籍居、或流寓、原籍于此者,为数无几。自有请收入版图,由是有以军入者,有以商入者,亦有由内地各县迁入者。”

青海地区历来被视为异域,大量移民或为发展商业,或为戍边军垦,而此地的原住民则寥寥无几,大量移民成为青海地区人口的主要来源。此外地方志中亦有如下记载:“邑人相传,皆自南京移民实边到此,拨地居住。然详加考究,半系山、陕、川、湖,或本省东南各府,因工商业到丹,立室家,传子孙,遂成土著。自宁府邻境移居者最多。亦有蒙、番子弟,资性聪颖,入塾读书,粗明理义,遂化为汉族者。尝见蒙古男子供差公门,衣冠楚楚,其妻室则番装也,其子娶汉女为妇,再生子女,皆汉族也,此变俗之渐也。亦有汉人赘于番族,衣冠言貌甘于异类者。”

相传青海地区的丹噶尔城(今湟源地区)的移民为南京传入,细加考究则是东南及中原各地人民因发展工商业来此定居,成家立业并成为土著居民。有关青海移民由南京传入的说法居多,其中以南京珠玑巷说最为流行,也最具有影响力,当地民众动辄自称是“从南京珠玑巷来的”,“从珠玑巷过来的”。

无论地方著述记载或民间口头讲述,其故事梗概大同小异。现以民国时丘向鲁的记述为例,看其传说内容:某年南京人士于上元时节耍花灯的时候,朱子巷居民异想天开,装了一个猴灯倒骑在马上。后被马后所闻,以为开玩笑竟开到马皇后头上来了,一怒之下,把南京朱子巷居民全部充军到了西宁。

顾颉刚先生在河湟地区进行调查研究后认为:“河州人相传为南京大柳树巷人,洮州人相传为南京纻丝巷人,俱谓自明初迁去,西宁人亦云然。”

除此之外,上世纪90年代编修的《西宁市城北区志》则是这样记述的:相传明洪武年间的一个元宵节,南京朱玑巷点花灯、猜灯谜,十分热闹。其中,有盏花灯,上面画一匹骏马,有一贵妇人蹲于马鞍上。众人不解其意,便请教于一位老绅士,他说这是指皇后马娘娘,脚大难踩蹬。朱元璋得知后,勃然大怒,遂下令将老绅士斩首,并将朱玑巷各姓居民举族充发青海。

纵观河湟地区的历史记忆,大凡不过如此,相关历史传说故事存在诸多变体,但内容并无较大变化,是研究古时青海地区人员迁移不可或缺的资料。明清时期青海汉人移民来源十分广泛,遍及五湖四海。

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还促进了异域文化的碰撞交融,也将众多民俗剧目带到了河湟流域,经过多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兼具中原文化和异域特色的戏曲,满足了广大观剧者多元化的文化需求。

贰商业贸易的发展成为戏曲传播的媒介

规模型的商业活动已俨然成为眉户戏流传到河湟地区的重要媒介,古语说“戏路即商路”即揭示了此道理。

明人沈思孝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直观地体现了晋陕商人的发迹史。他们的足迹遍布中华大地,大型商帮与区域会馆的出现促进了晋陕商人贸易的繁荣。

晋陕商贾业发展的轨迹与眉户戏的兴衰历程基本是一致的,眉户戏向西的流变也与此有关。明清时期,晋陕大地资源贫乏,农业发展落后,广大农民不能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迫于生计,很多人以商贾的身份行走于中华大地。与此同时,为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戏曲从业者也开始出现,为了混口饭吃,他们往往卖身学艺,促进了晋陕地区戏曲文化的繁荣。

在特殊的年代下,本来毫不相关的两种职业——“末流”和“词曲小道”之间就有了一种微观的联系,商贾们离别妻儿,远走他乡,难掩游子思乡之情,为排解思乡之情,或请家乡艺人登台演出,或躬身于排场,排忧解闷,逐渐促进了晋陕戏曲文化的流传。

秦腔向外大范围地传播主要是乾隆嘉庆年间由晋陕商人的商贸活动带动的。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中说:“从晋陕的梆子腔兴起后向四外流布的情形看,它与西客(陕西、山西商人)的商业活动有密切的联系。”

秦腔和梆子通过商贸活动流布到各地,眉户戏的流传亦是如此。晋陕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巨大的商贸网。湟水河流域的西宁城是青海地区的重要中心,晋陕商人所到之处必定留有踪迹。

晋陕会馆为漂泊异乡的晋陕商人提供了庇护和沟通的场所,而戏楼的设置则体现了晋陕商人的故土情怀。西宁市晋陕会馆戏楼,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二财神会、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聚会演戏。此外,还有一些戏曲艺人来青海演出,促进了梆子戏、眉户戏的流传。同时,戏楼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晋陕戏曲的流传,成为了眉户戏在异乡流传的重要载体。

叁民间社火表演促进了眉户戏的流传

青海湟水河流域有几句俗话:“有钱没钱,光光头过年”,“锣鼓不响,庄稼不长”,“不管社火耍不耍,眉户戏必定要唱响”。

从这些俗话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于“过年”和“唱眉户戏”的重视程度,“眉户戏”也因此和“社火”结下了不解之缘。“社火”表演融合了地方民俗风情、民间文化,它是以歌舞表演为主体,集武术、音乐、舞蹈、杂技、戏曲、焰火、花灯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被称为民间的“百戏”。

“社火”一般在春节期间开始表演,时间大体是正月初五到正月十五,届时大街上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四面八方的人汇聚一堂,享受着春节的幸福喜乐。青海民间“社火”表演主要有舞龙、舞狮表演;旱船、竹马表演;高跷表演;眉户戏以及各类传统歌舞和武术表演。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入了各民族现代舞蹈,节目丰富多彩,时代气息浓厚。

眉户戏在青海地区的流传与民间“社火”的表演息息相关。清咸丰年间,河湟农村在春节期间耍社火,舞龙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可是仅跳跳社火又显得单调冷清,于是就想起了唱戏,人们通过关系请来陕西戏曲艺人,或是请会唱眉户戏的“小货郎”流人,教唱起眉户,由于这种戏曲演唱风格与语言曲调独特,故事引人,加之其易于吸收本地民歌、小调的特性,青海人民便以方言土语“改调歌之”。其在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迅速流行,并逐渐家喻户晓。

“社火”表演因此和眉户戏紧密联系了起来。近年来,人们除了在“社火”表演中欣赏到眉户戏的独特魅力外,也能在某些文化旅游节中短暂地一睹其真容。

青海省门源县的油菜花旅游节发展时间久、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就有短暂的眉户戏表演。眉户戏作为一种地方戏曲,是陕西省重要的戏曲剧种之一。

青海的眉户戏在明清时期通过移民、商贸等活动从陕西流传而来,由于这种戏曲曲调自然、娓娓动听,非常接地气,使得眉户戏在河湟大地迅速流传起来。

青海人民在戏曲演唱过程中融入民歌、小调,形成了独具地方风味的眉户戏,使得这种戏曲艺术更加适应青海河湟地区广大戏曲爱好者的观剧需求,而且涌现出了一大批艺人、班社,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传承和发展,成为河湟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4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