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石景山区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垃圾分类与减量”中小学研究性学习成果表彰会在京源学校召开。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巧玲、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王鹏、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与教学研究中心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室主任梁烜、北京可持续发展教育协会秘书长王铁英、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甘育山老师等专家,以及石景山区参赛学校师生代表80余人参加了活动。
总结与表彰
市教科院王鹏老师代表专家组做总结报告,他全面梳理了项目的规划设计、推进进展与成果特色,并为后期研究方向提出明确目标和建议。
王铁英秘书长宣读获奖名单。本次活动共计13所学校、29项研究成果、99名学生获奖,获奖率达到51%。
王巧玲副所长在发言中称,21世纪中小学生需要全面提升核心素养,要以《年可持续发展议程》17项目标为方向,开启小课题研究,争做自然的亲近者、生态的守护者、城市发展的实践者和未来生态战略的规划者,从社会问题观察和解决方案制定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为人与社会的地球家园做出生态贡献。
成果交流与培训
来自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倡导校园餐饮节约,实现餐厨“零减排”实践》、石景山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新型厨余垃圾桶设计研究》、北京市京源学校《关于厨余垃圾回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回收装置改进的初步设想》和《北京市垃圾分类政策在社区内落实情况调查与研究》获奖学校的四项成果做大会交流。学生们用丰富的数据和实践案例进行成果展示,为与会者带来全新思考。
北京教科院梁烜老师结合本次提交的成果重点,从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概念、推进策略和案例呈现等方面进行讲解与培训,为生态文明教育视域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理念分享和实践指导。
据悉,本次活动历史7个月时间,全区共有50余个研究小组、余名学生参赛。活动以培育式研究性学习模式推进学生实践,为深化可持续发展核心素养,提升学校育人质量搭建成长与发展舞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