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文化易旭东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步入仕途的第一个驿站(下)

凤翔,位于陕西关中西部渭北平原上,东邻岐山,北依麟游,西毗千阳,南接宝鸡。距宝鸡市区44公里。春秋时秦国的疆域,汉唐政治要地,宋金军事重镇。

古称雍州,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

在夏代以前,称雍川、雍城,因传说“凤凰鸣于岐、翔于雍”得名,秦国的国都。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簘的华山隐士簘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

唐代时,改为凤翔府,一直是府治所在地。

北宋称为府,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城市。

今日凤翔东湖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文化底蕴深厚。辖地,相当于今陕西宝鸡、岐山、麟游、扶凤、眉县、周至等10市县。在秦凤路人口最多,有32万,比秦凤路“省会”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市)多了20万。

“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关中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自古就是南通巴蜀、西达甘新的“旱码头”。

走过函谷关,沿着滔滔渭水。

他,就这样满怀心事地扑入千古秦都的怀抱,来到曾经缔造了博大沉雄的周秦文化的古雍城,沿着秦人的足迹,步入了仕途生涯,用年轻生命去书写人生华章,去编制青春花环的画面。

十二月十四日,正式到任。

京官空降。步入仕途的第一个驿站。

“早岁便怀济世志”。

“以资佐理”,签判,北宋朝廷选派到各州、府任副职或“大秘”的京官,协助州、府长官处理政务、文书案牍。呆上三年,经过上司的审核后,回京述职。

“签书判官”,从八品,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政府办室主任。

苏轼以中央大理寺评事的身份,“签署一局,兼掌五曹文书”(功、仓、户、兵、法)文书职务,还负责着视察府属各县,兴修水利,物资供给,“编木筏竹,东下河渭”,供应皇家用木以及集运粮米、刍秣供给西部边防两大要务。权力比较大。

北宋职官规定:“凡诸州减罢通判处,则升判官为签判以兼之。”

凤翔府不设通判,由判官任签书公事的行政管理制度。相当于市长助理、副市长。

知州宋选比苏轼早来三个月。

关系融洽。上司雅爱诗歌,苏轼恰是个中高手。

宋选的弟弟、儿子与苏轼来往密切,常在一起作文吟诗。

新官上任,百废待理。

年少得志。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循吏”二伯父苏涣、表兄文同,乡贤范镇、乡友鲜于侁,两次出四川时的壮志满怀,都使他无法尸位素餐,把精力花费在投机钻营、浪迹宦海上。

他,刚刚到任,就奉命赴所属的几个县,做减决囚禁的工作。

还负责供应皇家用木,集运粮米、刍秣供给西部边防两大要务。

两大要务,都由服衙前役的百姓义务完成。

凤翔境内有大型漕运码头,汧河流域水流较大,漕运发达。

“衙前”,北宋的一种差役,政府“虽有优轻酬奖之名,其实不及所费百分之一”。凤翔一带百姓,每年都要在西山砍伐上好竹木,编成竹筏、木筏,从汧河、渭河入黄河,经三门峡,运到京城。运送途中丢失,要负责赔偿,许多人因此破产,无力赔偿者,被投入牢狱。

竹筏(图片来自网络)

走投无路,有人选择远走他乡。

甚至,沦为盗贼。

“见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

上任伊始,就注意到木筏水运带给百姓的沉重负担,调查研究,若在黄河、渭河未涨水时,放筏操运,以时进止,就可无重费。大胆上书宰相韩琦,在《上韩魏公论他在场务书》中,指出衙前之役“荡民产业,忽如春冰”,深感“救之无术,坐以自惭”。

错误安排。官府在黄河、渭河涨水期下令运木。

修订衙规。衙前可自择水工,按时令编木筏竹。

朝廷采纳建议,“衙前之害减半”。

改革“衙前之役”,步入仕途后,为民所做的第一件实事。

“以官榷与民”。

北宋制定的商税条例,对茶、盐、酒、矾,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实行官卖,又叫官榷。

他,早在12年前25岁时,应“制科”考试,为答御试策而所作的《教战进策》中,就明确反对,“关有征,市有租,盐铁有榷,酒有课,茶有算”,“天下之利,(朝廷)莫不尽取”。

在凤翔时,明确主张官榷“尽以予民”,指出“使民日益困穷而无告,异日无以待仓卒意外之患”,“朝廷自数十年以来,取之无术,用之无度,是以民日困,官日贫,一旦有大故,则政出一切不复有所择,此从来不革之过,今日之所宜深惩而永虑也”。

不少百姓因欠官府的债务而被关押。

任上,掌管积欠,经常鞭笞小民,却收回不多。

联系实际,再次上书“彼实侵盗欺官,而不以时偿,虽日挞无愧,然其间有甚觉悲者”,要求朝廷,“自今苟无所隐欺者,一切除免”,以便欠债之人“皆得归,安其藜糗,养其老幼,日晏而起,吏不至门”。

开拓创新,主张免除积欠。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方志四川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