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系中国古代道家经典,开篇即以十六字“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为纲,阐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进而具体列举了二十六条善行和一百七十条恶行,作为趋善避恶的标准,最后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作结。
《太上感应篇》是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善书之一,并曾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结集,以“三圣经”之名刊行,成为民间宗教的“圣经”,因而在历史上流传甚广,为形成良善的社会风气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则是《太上感应篇》的首段解读,它用大量历史故事形象地说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为善得何善报,做恶得何恶报,使人阅读之后,能够彻底明白为善去恶的道理。其篇幅是对“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句话的诠释和例证。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太上说:祸福没有谁能主宰,实际只是人心自己招来的罢了)
此节合下一节为一篇纲领,乃垂训之大旨也。论圣贤之心,不因祈福避祸,而后为善不为恶。论造化之理,积善积恶,而余庆余殃,固不爽也。(注释:造化:创造演化,指自然界自身发展繁衍的功能;或单指自然界。此处“造化之理”翻译为自然规律。爽:差错,失误。)
这个章节与下个章节合为《感应篇》全篇的纲领,是顺应天道,建立言教的主旨。我们论述圣贤的心,是最高的一种境界,不是因为祈福避祸,才开始为善不为恶,因为圣贤达到了无私无我的最高境界,所以他就迫切希望一切众生也走上这条解脱的道路。如何走向解脱呢?那就必须告诉大众有一个主宰我们命运的自然规律,也就是《易》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真理。
小曰吉凶,大曰祸福。“无门”,无定门也。“自召”,自作自受也。言天地无私,因物付物。祸之福之,本无一定之门。听招致以为报应,惟在人心自召耳。(因物付物:出自《庄子》“因物付物,任万物自用。”根据万物所需,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像太阳普照大地,一切众生都可以各取所需,这是“道法自然”的解释,“道”就是自然,顺应自然才能是道,这个顺应的过程实际就是通过断恶修善,从而走向无欲无求的境界。)
然人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如同虚空,何有善恶?只因此念才动,所向为好事是善,所向为坏事为恶。其先不过起一念,行一事,及后日积月累,遂有善人恶人之别。而得祸得福,悉决于起念之时矣。故太上开口曰无门,曰自召。懔懔于为人起念之时,吃紧提撕警觉。觉者,内观洞照也。人心善恶,莫不有几。一念内照,便知向往。(湛然:清澈的样子。懔懔:危惧貌,戒慎貌。)
《易》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于此觑得破,做得主,自然欲净理纯,动与吉会。若毫厘有差,天地悬隔矣!(几:苗头,预兆。出自《周易·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几”是行动的苗头,既起心动念。虽然还没有行动,但是这个行动的吉凶就预先显示出来了。这个吉凶不一定指福祸。如果行动是善的,虽得祸也是吉;如果行动是恶的,虽得福,也是凶。君子见到事物的苗头会立刻采取相应的行动,见机行事,不会终日等待的。觑:看,偷看,窥探。)
从小处来说是吉凶,从大处来说是祸福。无门,就是没有一定的窍门。要想避凶趋吉是没有什么窍门的,为什么呢?因为都是你自己招来的,一切惟心造,自作自受。要说天地他是大公无私的,没有任何私心的,你需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但当人存心为恶时,天地自然也给他惩罚了。就像庄子所说“因物付物,任万物自用”,根据万物所需,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就像太阳普照大地,一切众生都可以各取所需。因此,得祸得福,本来就没什么窍门的。听任招来祸福以为受到报应了,实际都是人心自己招来的罢了。
然而,人的一念还没有生起时,此心清净,如同虚空没有一点尘土,为什么突然有了善恶呢?只因为这当下一念才动,所向为好事就是善,所向为坏事就是恶。刚开始只不过是起一个念头罢了,只因起这个念头就驱使人去做这个事,等到后来日积月累,就有善人恶人的分别了。
得祸得福,都决定在起念的时候。因此,太上开口就说“无门”,说“自召”。让人时刻谨慎观察自己当下一念是什么,这起念之初,加紧提高警惕。所谓觉悟,就是善于内观反省,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人心善恶,莫不都有苗头。当起一念时就马上观照,就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易》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其意思是说,“几”是一个行动的苗头,即起心动念。虽然还没有行动,但是这个行动的吉凶就预先显示出来了。在这个起心动念的地方看得破,做得主,自然就欲望消除,天理保全,一切行动都会与吉祥相会。如果念头相反,则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天地悬隔了!
宋灵源禅师谓伊川曰:“祸能生福,福能生祸。祸能生福者,以其处危之时,切于思安,深于求理,尤能只畏敬谨也。福能生祸者,以其居安之时,纵其奢念,肆其骄怠,尤多轻忽侮慢也。”(伊川:即程颐,-,宋朝洛阳人,字正叔,著名学者,世称伊川先生。少于程颢俱学于周敦颐,同为北宋理学创立者。《宋史》有传。轻忽:轻率随便。悔慢:亦作“悔嫚”“悔谩”;对人轻忽,态度傲慢,冒犯无礼。)
宋朝时候,有一位高僧名叫灵源禅师,他对程颐说:“祸能生福,福能生祸。为什么祸能生福呢?因为人处在危难之时,心中迫切想要平安,更深切地追求走向平安的真理,为了离开危境,他尤其能够做事谨慎,心存敬畏。为什么福能生祸呢?因为人处于安乐之时,就放纵自己奢侈的念头,无所顾忌,骄奢懈怠,因为环境的影响,尤其轻率随便,态度傲慢无礼。”
东岳大帝训曰:“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祸福密移,迷者罔觉。”(东岳大帝:是泰山的山神,又称东岳帝君,简称“岳帝”,古称“泰山府君”,是道教的山神、阴间的统治神,也是汉传佛教奉祀的二十四天护法神之一。训:教导,教诲。)
东岳大帝教导我们说:“每天行善,就像春天时田园里的草一样,虽然没有清楚看到它在生长,但它却每天长大。每天作恶,就如磨刀用的石块,虽然不能明显发觉它在减损,但实际上每日都在销蚀。祸福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增减,没有智慧的人是不容易觉察的。”
唐六祖惠能曰:“一切福田,不离方寸。”经云:“吉凶祸福,皆由心造。”又云:“罪福二轮,苦乐两果,皆三业所造,一心所感。”(惠能:-,唐代僧人,中国佛教禅宗六祖,又写作慧能;俗姓卢,范阳人。幼年随父亲流放岭南新洲。父亲死后随母亲移居南海,艰辛贫困,以买柴为生。24岁时,得人资助,北上参学。唐龙朔元年()在黄梅谒见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法偈得五祖认可,,夜授《金刚经》,密传禅宗衣钵信物,为第六代祖。)
(方寸:本指一寸见方的心部,又作寸心。杜甫《偶题》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三业:身业、口业、意业;身业即身之所作,如杀生、偷盗、邪淫、酗酒等事是;口业:即口之所语,如恶口、两舌、绮语、妄语等之言语是;意业:即意之所思,如贪、嗔、痴等动念是。)
若一念心瞋恚邪淫,即地狱业;悭贪不施,即饿鬼业;愚痴暗蔽,即畜生业;我慢贡高,即修罗业;坚持五戒,即人业;精修十善,即天业;证悟人空,即声闻业;知缘性离,即缘觉业;六度齐修,即菩萨业;真慈平等,即佛业。夫心净则香台宝树,净刹化生;心垢则邱陵坑坎,秽土禀质。非从天降,岂属地生?只因最初一念所致,离却心源,更无别体。(瞋恚:忿怒怨恨;瞋:睁大眼睛瞪人,同“嗔”;恚:恨,怒。悭贪:悭与贪;自己的东西不舍得给人家叫悭,看见人家的东西就想要叫贪。暗蔽:愚人之心,常暗于理,蔽于欲。我慢贡高:又作贡高我慢;自以为高人一等,悔谩他人。
(注释:修罗:梵语asura。音译阿修罗、阿须伦、阿苏罗、阿素罗、阿素洛。意译作不端正、非善戏、非天等。为六道之一,十界之一。最初为善神,后又转为恶神之名。修罗有美女而无好食,诸天有好食而无美女,互相憎嫉,经常战斗,故后世亦称战场为修罗场。其果报胜似天而非天,虽有福德,然性憍慢,执着之念强,虽被种种教化,其心不为所动,虽听闻佛法,亦不能证悟。)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不杀生、不淫邪、不盗窃、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和不痴。声闻:闻佛说四谛法知音声而悟道的人。缘觉:也作独觉。一般谓出于佛世,观十二因缘而得悟者为缘觉;出于无佛世,观外缘而无师自悟者为独觉。六度:六个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止观)、智慧(般若)。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汉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禀质:生来的资质。)
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的福田,都离不开自己的心。”佛经上也讲:“吉凶祸福,都由心造。”又说:“罪福、苦乐都是身、口、意三种身心行为积累而造成的,人心感应而来的。”
如果心中一念忿怒怨恨、邪淫,就是地狱业;吝啬贪心,不修布施,就是饿鬼业;愚昧无知,不明事理,就是畜生业;自以为高人一等,倨傲自矜,侮慢他人,就是阿修罗业;坚持五戒,就是人业;精修十善,就是天业;证悟人的本性是空,就是声闻业;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就是缘觉业;六度齐修,就是菩萨业;去妄归真,慈心平等,就是佛业。心中清净则生出莲台宝树,净土化生;心中污垢则面临丘陵坑坎,秽土在前。净土和秽土,不是从天而降,难道就是地里长出来的?都不是,只因最初一念所致,离开此心,并非另外有净秽世界,无边宇宙都不在一心之外。
微哉感应机,险哉善恶路!至难持守者人心,触物而动。渊沦天飞;随念而迁,凝冰焦火。故古人昼勤三省,夜惕四知。更于鸡鸣而起,孳孳为善。无非时刻操存,令此心镜恒明耳。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而祸福亦作得主,固天命在我矣!故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于存心。(机:先兆,征兆,苗头,动机。迁:变动,转变。三省:出自《论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四知:出自杨震(59一)“夜却金”故事。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华阴人。他出身名门,高祖杨散,汉昭帝时为丞相,因功被封安平侯。杨震在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赴任途中,路经昌邑(今山东巨野县东南)。昌邑县令王密是他在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听说杨震途经本地,为了报答杨震的恩情,特备黄金十斤,于白天谒见后,又乘更深夜静无人之机,将金子送给杨震。杨震不但不接受,还批评说:“我和你是故交,关系比较密切,我很了解你的为人,而你却不了解我的为人,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现在深夜无人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受到谴责后,王密十分渐愧,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的事留传后世,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
(孳孶:勉强,努力不懈。操存:执持心志,不使丧失。语出《孟子.告子上》,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朱子全书》卷三:"为学之要,只在着实操存,密体认自己身心上理会。”)
再附先儒格论,以宣太上之旨云。(格伦: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论述。格:纠正人的行为,如格言。)
感应的征兆真是微妙而难以察觉,善恶的道路稍不注意就走错,这是多么危险啊!最关键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心,此心一接触外物就会动念。有时沉沦于深渊之下,有时又高飞在蓝天之上;此心随着念头而不断变化,有时可以凝结成冰,有时又能焦灼如火。因此,古人善于在白天努力反省自己,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在晚上则警惕自己,不要以为没人知道就犯错,如东汉杨震晚上拒收贿金,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等“四知”教育友人不欺暗室。一个人要精进修行,就要从鸡鸣起床,勤勉为善。用功之处,无非是时刻执持心志,不使丧失,使此心如同明镜,时刻没有一点污染罢了。心镜一明,则自己对善恶就能做主,那么对今后的祸福也能做主,因此说人的命运实际主宰在自己手里啊!所以,论“祸福自召”的道理,要推论到自己的存心。
再附先儒含有教育意义可为准则的论述,来宣传太上所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含义。
或问:“鸡鸣而起,未与物接,如何为善?”程子曰:“只主于敬,便是为善。”(程子:二程中的程颐,“子”是尊称,其生平见前注伊川先生。)
有人问:“鸡叫就起床,还没出去与外界接触,怎么为善呢?”程颐说:“只要能够做到一心恭谨,谨慎此心不生邪念,就是为善。”(古人早起是为了修行,做梦会有邪念——译者注)
宋张子曰:“正心之始,当以己心为严师,凡所动作则知惧。如此一二年间,守得牢固,自然心正。”(张子:即张载(一),北宋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程颢、程颐的表叔,理学支脉一一关学创始人,与周敦颐、邵雍、程颐、程颢合称"北宋五子"。字子厚,汉族,祖籍大梁(今开封),迁移凤翔都县(今宝鸡眉县)横渠镇,人称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北宋理学创始人张载说:“刚开始正心时,应当以自心为严师,所起一切念头都要知道恐惧,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样修行一二年后,守得牢固,自然心正。”
朱子曰:“罗先生教学者,静坐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此亦养心之要。”(朱子:即朱熹(一),字元晦,一字仲晦,号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理学有很高的道境界,实来源于禅宗的启悟,但他以继承孔孟之道为己任,有排除佛老的言论,实则另立一派。气象:指迹象。)
又曰:“心须令只在一处,勿有外事参杂,仍须勤勤操守,临事勿暂放宽。人之精神,习久自成。若勤紧收拾,真个提得紧,虽半月见验可也。”(收拾:整顿、整理的意思)
又曰:“涵养本源之功,最易间断。然才觉间断,便是相续处。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积累将去,久久自然接续,打成一片矣。”(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修养。提撕:教导;提醒。北齐颜之推《颜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打成一片:禅林用语,指融合一体。即去除一切之计较和分别心,将千差万别之事物融通一片,不再有你我、彼此、主客等之差别妄想。)
又曰:“静中私意横生,学者之通患,能自省察至此,甚不易得。此当以敬为主,而深察私意之萌,多为何事?就其重处,痛加惩窒,久久纯熟,自当见效。不可计功旦暮,而多为说以乱之也。”(惩窒:惩,制止,警戒;。窒,堵塞不通)
又曰:“心存,群妄自然退听。”(退听:退让顺从。)
又曰:“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便是存心之法。如说话觉得不是,便莫说;做事觉得不是,便莫做。亦是存心之法。”(出自《论语·子路》: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在家恭敬有礼,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厚老实。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放弃。")
又曰:“学问须自警醒。瑞岩和尚,每日间常自问:主人翁惺惺否?自答曰:惺惺。学者宜法。”(瑞岩和尚:唐代僧人,为禅宗青原行思法系(南宗禅)下之第六世。闽越(福建)人,俗姓许,法名师彦。自幼出家,持戒严谨。居于台州(今浙江)瑞岩院,坐磐石终日如愚,每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乃曰:"惺惺着!他后莫受人谩!"武肃王钱氏尝皈依之。示寂后建塔于本山,谥号"空照禅师"。惺惺:清醒。)
门人周彦文问曰:“近觉行坐语默,皆瞒不得自己。”朱子曰:“此是得力处,心灵到身上来了,但时时默识而存之。”
大理学家朱熹说:“罗先生教学静坐,他认为在静坐中,要看喜怒哀乐没有产生时是什么迹象。这也是最重要的养心之法。”
又说:“心必须使它集中在一处,不要有其他事掺杂进去,一直就这样勤奋守住不放,工作时也不要放逸。这种一心不乱的精神,个人练习久了自然就会成功。如果勤奋整治此心,能够真正不放松,即使半月也可看见成效。”
又说:“修养本源之功,使心回归无欲无念的状态,最易间断。然而刚刚发觉间断时,实际便能连接起来。只要常常提醒自己,心无杂念,一步步积累下去,久久自然连续,到最后就融通一片了。”
又说:“在静坐中发现自己自私自利的念头不断涌出来,这是初学者的通病,能够自己反省自己并且能够观察出来,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得了(凡夫不能反省观察,就随波逐流不知不觉地沦落恶道——译者注)。到这个地步应当保持恭敬谨慎的态度,进一步深入觉察私念是怎么萌发的,私念多是为了什么事。就最严重的地方警戒严防,时间一久自然就功夫纯熟,自然就会看见大成效。不可早晨一用功晚上就想看到功效,也不要多说话,以免乱了分寸。”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