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的“汉中”,以其特殊的地形、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在那个动荡的历史时期留下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传说和名胜古迹。它是汉末三国时期魏、蜀两大集团在益州地区全力作战的主战场,后来被称为三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那么,当时汉中为什么如此重要呢?作者根据相关史料和文献记载,对古代汉中地区作了简要概述。
“汉中”一词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早期。据记载,秦惠文十三年(公元前年),秦王率军进攻楚国。秦军一路暴跳如雷,领土长达多里。战斗结束后,秦王文慧为了便于管理攻取的土地,建立了汉中郡。这是最早记载“汉中”一词出现在史料中。
据唐代《史记秦本纪》年,汉中县最初设立为行政公署,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以东的南郑县。这个地区就在汉江的中游。因此,它以水和土地命名为汉中。汉中县最初面积很大。其管辖范围不仅包括陕西省汉中、商洛和安康三市,还包括湖北省十堰市和甘肃省陇南和宝鸡市的部分地区。因此,汉中县原来的面积相当于今天的一个省级单位。
此外,据《括地志》年记载,汉中郡在汉代的行政和疆域发生了许多变化。西汉时,汉中地区的行政公署迁至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元朝第五年(公元前年),西汉武帝在位时,汉中郡被划归益州管辖。到东汉时,汉中郡行政公署已迁回南郑县。此外,汉中郡的领土在汉代逐渐缩小。到汉末,该地区已成为今汉中地区,即夏、商、周时期的整个国保地区。
汉中地区的地貌和水系;
北魏地理志《汉书地理志》以汉中地区的古绵水河为线索,从水系的源头、流经的地域以及沿途的人文、地理、经济、民俗、古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述。据该书记载,古绵水河的源头现在是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的“玉带河”。这一点在清朝光绪年间的《水经注》年和近代的《宁强县志》年也得到证实。
这里有一件事需要特别注意。由于流量和流量断面的不同,古绵水河在后世的历史记载中也有所不同。据《辞海》年记载,包河是古绵水河的第一个分界点,包河以上的部分为“绵水河”。安康是第二个分界点,即包河与安康之间的部分是“汉水”。从安康到长江入海口的那段被称为“汉江”。水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事实上,它仍被称为“流水”。
古老的绵水河在汉中地区已被冲刷多年,秦岭和巴山被两大水系所包围。汉中地区形成了一个狭长的平原盆地,西起汉中市勉县武侯镇,东至汉中市阳县龙亭镇,全长约公里。盆地最窄的部分从北到南约2公里,最宽的部分约25公里,平均海拔米。它是汉江流域最大的盆地。
汉中地区气温适宜,水源充足,耕地集中,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产量高,矿产资源丰富。因此,汉中地区不仅是一个环境优美、物产丰富、资源丰富的宜居之地,也是一个旅游胜地
汉中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军事和战略价值的地区,有纵横交错的古道和关隘。据《汉书地理志》年,曹操曾称汉中为“天牢”和“独守之国”。从于霞到汉代,汉中地区共有六条古道,其中南通益州腹地舒川地区两条,北方关中地区四条。这六条古道是汉中地区外国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陕西、甘肃和四川之间的咽喉。
据《三国志》记载,宝珠岛自于霞时代就已出土。它被命名为“宝珠岛”,因为它穿过两个山谷,宝水和谢水。然而,这只是一条路。经过春秋、战国、汉代几次扩建和修缮,它成为汉中至关中总长约里的重要通道。道路从南面的包谷口(汉中市汉台区宝城镇北山口)开始,向北至谢家口(宝鸡市眉县谢家口关)。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千里栈道通向蜀汉”指的是赞美坡道。
据《史记范睢传》所述,该公路从今天天水市勉县天荡山脚下的黄家沟村开始,经流坝县政和河,向北出大山口,到达故城仓县城,全长近里。据《陈仓道初探》年记载,这条路的名字来源于西汉初年著名将军韩信实施的“黑暗秘密”。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也在这条路上北上攻打魏。
据《勉县军事志》年记载,子午路是在汉元元年(公元5年)开通的。它被命名为子午线路,因为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子午线镇”。从Xi长安区的伍兹镇到汉中市西乡县的伍兹镇,这条路大约有英里长。楚汉争霸时期,汉高祖刘邦分头进军关中,这就是子午之路。
循洛路是秦蜀之间的一条古道。南起汉中市阳县若水河口,北至周至市溪洛峪。三国时期,魏太和生活了四年(公元年)。当曹魏的军队在3日进攻蜀国时,著名的将军夏侯霸率领的军队沿着李洛道前进。魏靖渊四年(公元年)打败蜀的战役中,曹魏名将钟会率领的军队也走上了李洛道。
据《长安志》年记载,米仓路起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穿过米仓山,进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故名“米仓路”。这条路大约有英里长,是汉代通往四川的主要路线。建安二十年(公元年),曹操率军平定汉中。张鲁逃走后,走了汤米路。
金牛路是古代通往巴蜀的主要道路。据《南江县志》年,在袁庚第九年(公元前年),当秦王文慧率领他的部队进攻蜀国,他找不到一个办法,所以他命令人们打开金牛道。在古代,金牛路是从汉中进入四川的唯一途径。没有出路。因此,金牛路也被称为蜀道。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句话:“蜀道难上青天”,是指金牛道。
除了这六条古道,汉中地区还有十几条大大小小的战略要道。例如,汉中地区有两个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自然关隘,“定军山”和“天堂山”。这两个地方都是该地区自然山水形成的天然屏障,尤其是定军山,被后人称为“三国第一山”。另一个例子是阳平关、阳安关、青石关、铁索关和白劳关,它们是由自然地理人工修建的,共同构筑古汉中地区的防御,确保韩曙集团北门的安全。因此,汉末三国时期,汉中成为西北的主战场之一。
参考书:《水经注》,《史记》,《三国志》,《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南江县志》,《长安志》,《陈仓到初探》,《读史方舆纪要》,《宁强县志》,《括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