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魏延生平看蜀汉兴衰当为魏延辩冤

魏延也是三国时期的名将,对于蜀汉,除所谓“五虎大将”之外,实在是找不出一个勇、谋都胜过魏延的人物。对于为将之人,论谋,魏延并不输于关羽;论勇,如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也是毫不逊色于刘备的“五虎大将”。但是,魏延的结局实在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人物,一生并未大放光芒,而又死得糊里糊涂,这不能不让人叹息。

关于魏延的谋勇和生平,许多“三国迷”也不断地在扒,究竟能扒出什么呢?尽管做了许多假设,但都是毫无意义的,魏延似乎在蜀汉的历程中是一个毫不干起眼的人物。这种结果概因《三国演义》“黑”的太过,而又传播极广,所谓一叶障目耳。其实,从魏延的生平可见,其生平对于蜀汉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魏延生平简略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三国志.蜀书》)

这里需要说个题外话了。在《三国志》中关于“部曲”的译释就错了。见网文中也是将之理解为部众或“私人武装”了。是说魏延率领自己的私人武装投奔了刘备。其实,这“部曲”是古代武官的官名。

“部曲”本是古代军队编制的名目。《后汉书·百官志》说:“大将军营分为五部,部下有曲,曲下有屯。”后汉末期,有些将校兵士,永远跟随着大将,就变作不直属于国家而属于这个将,或称为某某的“部将”,带有一定的依附关系的。而“部曲”官阶显然很低,但却是朝廷的正品武职,对于主将虽有隶属关系,但却大多在外屯驻。

可见,魏延当时的官职极地位也是非常低的。但是,魏延在投奔刘备之前,究竟在那里“高就”?正史是没有记载的,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先存于刘表,后投长沙太守韩玄。后来又反韩玄而投的刘备。《三国志》说,魏延“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假使这个评价是正确的,那么,魏延数易其主,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怀才不遇”了。

魏延在投奔刘备之后,又于作战勇猛,屡立战功,逐步得到刘备的赏识,入蜀时已升为“牙门将军”。这“牙门将军”大约也只是个偏将了,尚不是主将,地位还是不高。后来刘备在蜀地自称“汉中王”之后,要拔擢出一个人来镇守汉中,当时大家都以为要用张飞,张飞也以此自许,而先主竟破格擢用了魏延。

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三国志.蜀书》

为何会“一军尽惊”呢?因为这太意外了,从资历和官阶上来看,无论如何都轮不到魏延。刘备手下最出名的三员大将“关、张、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在当世皆“万人敌”。尤其是关羽,刘备每分兵必独当一面,此时关羽镇守荆州,但仍有张飞和赵云可选,而刘备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魏延,他是出于何种考虑的呢?这个我们后面再详说了。

建兴元年,魏延封都亭侯。建兴五年,请诸葛亮北伐率军进驻汉中,以魏延为前部先锋,领丞相司马、凉州剌史职。建兴八年,诸葛亮派魏延率军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剌史郭淮与魏延战于阳溪,魏延大破魏军,官职升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这时候的魏延达到了顶峰,后诸葛亮每次北伐,均以魏延为先锋。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蜀军由于内讧,魏延被马岱所斩。

魏延之谋略

其实,刘备能够从一“织屐”之徒成为一国之主,正是他能够识人善用。魏延之所以能被委以守汉中的重任,主要是刘备看到了他不光勇,而谋略确实在“五虎大将”之上。关、张、赵皆长于攻,而魏延却关于守。这是关键所在,这在后来魏延守汉中过程中也得到了证明。而魏延的谋略,从一件事情上可以见得。这件事大家耳熟能详,恐怕后来说魏延在诸葛亮死后必反,也是由此附会面成。

据《三国志》注引《魏略》说:诸葛亮出兵伐魏时,和手下的人谋议。魏延献计说:“魏国的安西将军关中都督夏侯楙,是曹操的小女婿,既无智谋,又无勇气。你只要给我精兵五千,直指长安,他听得我去,一定要逃走的。他走后,长安就只剩些文官了。魏国东方的救兵要合拢来,还得二十多日,你的大兵也好到了。如此则咸阳以西一举可定了。”

这是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大致在魏明帝太和二年()。这一次,魏国见蜀国久不出兵,以为无力北伐,毫无戒备,所以,尽管后来因“失街亭”而功败垂成,但也算是诸葛亮一生北伐最顺利的一次了。所以,魏延对当时的形势的判断也是非常准确的,如果诸葛亮采纳,也未必不能效韩信之事,一举夺得关中之地。但诸葛亮终未能采纳,正如司马懿的评价,诸葛亮一生谨慎,他是不会冒险的。大约魏延心中的怨气就是由此而生的,后有许多建议都不为采纳,以致守街亭不愿意去,让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无功而返。

其实,世人在此也是有个误解。诸葛亮一生北伐无功,皆因其知道蜀弱而魏强这个道理,他的北伐看似进攻,实则采取的守势,只为在有生之年能保蜀一个平安。他并非不知道魏延之谋的妙处,但即使进入关中,蜀军也未必能讨到便宜。人常说诸葛亮擅长“技巧”,如著名的“诸葛弩”、“木牛流马”等,殊不知诸葛亮的苦心,他是心疼蜀国的那点兵力,想尽量减少人力、伤亡。所以,每次不可为之时,他总是选择撤军。毕竟,“杀人不是割韭菜”。我们叹息的是,二人之间或许缺少沟通,是有些误解的。

03魏延“反骨”考略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是说魏延在长沙救了黄忠、反了韩玄投刘备,刘备是满心欢喜。这时,诸葛亮却突然说,将魏延拉下去斩了,明面上的原因是他不忠于旧主。后来刘备求情得免,问其原因,诸葛亮说他观魏延脑后长有反骨,日后必反。

这魏延可就有点冤了。如果说是因为魏延数易其主,诸葛亮心里不踏实倒还说得过去,却硬要说是长了反骨。请问:这反骨长什么样?谁见过的?

我们说小说不是历史,小说误人。其实,《三国演义》中的这段内容,实在是附会了《三国志》的一段记述。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北谷口,以魏延为先锋。当时魏延距诸葛亮营地十里扎寨,晚上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头上生角,于是他问善于解梦的赵直是何征兆。那赵直骗他说:“麟麒有角但它不用角,这是不战敌人自破的征兆。”《三国志.蜀书》。退下后他却悄悄地告诉别人说:“‘角’这个字,刀下加用;头上用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凶兆!”

想来这大概是一个民间传闻了,可陈寿为何要记载这样一件事呢?史家有许多也是相信迷信的,在许多正史中这种东西也是很多的。大概陈寿也是相信的,因为这一年魏延被杀了。而罗贯中老先生干脆就照着搬来,说成魏延天生长有反骨,所以魏延的死也就可以圆过去,也不会有人惋惜的了。

04守汉中事

我们说魏延是有超人的谋略的,而且也是很有行政能力。

当魏延守汉中时,也是做了相当的布置。他在汉中的外面设立了许多据点,派兵守住,敌人来攻,使其不得入内,而没有一昧地固守城池。魏延守汉中算起来差不多有十年之久,由于他守的稳固,为诸葛亮后来北伐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在此期间,魏军也从未进入到汉中来。可谓未负刘备之托了,而刘备也确实是慧眼识人。

但是,在此我们还是要说点题外话了,就是蜀亡时的情形。虽然不能将亡蜀的账算到姜维的头上,但多少是有点关系的。

当时魏国是分兵三路:邓艾、诸葛绪各带兵三万,邓艾牵制住姜维的正面,诸葛绪遮断了姜维的后路。钟会却带了十几万大军,从斜谷(今陕西眉县西南)、骆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两路并进。但此时魏延守汉中时在外围的布置都被姜维撤掉了。后来姜维说:“(魏延)这种办法,虽然稳当,却也不能得利。不如把这些据点撤掉,聚集兵粮,坚守汉、乐两城(今陕西勉县东南)。敌兵攻城不破,又野无可掠,粮运不继,自然只得退兵。我们却各城的兵齐出,和游军会合,就好把他歼灭了。”

姜维的想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然而把敌兵放入平地,究竟有些冒险。但姜维作为军事家,他还是有控制的能力,因为他看准了剑阁这个战备要地。后来钟会进汉中之后,分兵围困汉乐两城,自己直趋西南,攻破阳安关,突破第一道关隘。而姜维则及时回师据守剑阁,钟会无法攻破,准备退兵,谁知成都出事了:后主刘禅投降了!

关于施政,魏延在汉中也是做的非常好的。只看后世汉中尚存魏延庙就可知,当地百姓还是心存感念的。因为,百姓心中有杆秤。

05魏延之死

关于魏延之死,过程匆须多说,大约《三国演义》与《三国志》是如出一辙。但只是将这笔账记在了诸葛亮的头上,说成是他的主谋,则诸葛亮又冤了。从诸葛亮北伐对魏延官职的升迁来看,他还是倚重魏延的。我们前面说过,他们之间只是缺乏推心置腹地沟通,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一生不完美的地方。

要说置魏延于死地的罪魁,大约就是杨仪。杨仪此人也是恃才傲物,总以为诸葛亮之后当属他接班,可当他回到成都时却是蒋婉就职,遂由于不满而获罪。据注引《魏略》说:诸葛亮病重的时候,是派魏延代理自己的职务,秘丧而归的。杨仪和魏延素来不睦,就扬言魏延要投降敌国,带着手下的人去攻魏延。魏延因出其不意,无从抵挡,只得带着兵逃走,就给杨仪追杀了。

此是否这实,但综观魏延死后,杨仪将其头颅踩在脚下,还要灭了他三族,可见二人不睦倒是真的。当然,这些也都是个人看法,并无历史详记。但要说魏延是反也是不对的。魏延是坚决伐魏的将领,只是宏图未展,不想撤军而给人以口实,最终被杀。那时,由于杨仪与他二人互相告状,后主曾派蒋婉查询。可当蒋婉来时魏延已经被杀。但蒋婉也是说了名公道话,他说魏延北撤(逃)并非要降魏,实是为了杨仪。

06魏延之死给蜀带来的影响

蜀汉的灭亡是历史的趋势,这是毫无疑问的,也非当时的一将、一帅之生死而能左右的。但是,魏延之死或多或少都给蜀汉后来的灭亡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首先,魏延之死,意谓着汉中防备的废弛,加上后来姜维的改革,无疑为魏国入蜀打开了门户。但是,也许会有读者问:那到姜维统军,中间还有十九年的时间,蜀为何会平安无事?要知这十九年是魏朝局最乱的时候,也是司马氏夺权的时期,根本无瑕顾及吴蜀。

其次,蜀自魏延死后,再无像样的大将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如果魏延多活几年,或许可以接续的上。

总之,小说不可信,史书也不可全信,魏延是冤枉的,当为其正名。

参考:陈寿《三国志》、吕思勉《三国史话》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66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