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关中有条灌溉渠存在了上千年,不是郑国

“成国渠”说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很陌生,估计都知道“郑国渠”,一字之差但相距甚远。但要是说“高干渠”或者“北河”这下估计咸阳人都知道了,“成国渠”遗址部分与今“高干渠”重合,部分在今“高干渠”南-米左右。今天来讲讲这个灌溉渠的历史。

成国渠始建于西汉中期,渠首位于郿县(今陕西眉县东北)东北,引渭水,东北流,下经武功(今陕西眉县东)、槐里(今陕西兴平县东南),至上林苑(今陕西咸阳及户县、周至一带)入蒙茏渠。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成国故渠,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所开也,号成国渠,引水灌溉。其渎上承汧水于陈仓,东经眉县及武功、槐里(今兴平)北,又东经汉武帝茂陵南,又东经姜原北,渠北有汉昭帝陵,又东经长陵、周勃、亚夫、汉景帝陵注入渭,今无水”。三国时期魏国的卫臻为抵抗蜀国,在汉代“成国渠”的基础上修了东延段。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食是行军的保障,为了储备粮草就得先修水利,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事实证明卫臻的做法是正确的,水利灌溉设施的建造使得关中平原沃野千里,为魏国军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为击退诸葛亮的五次北伐提供了支持。

唐贞观年间(~),曾发动九州夫匠,全面恢复了成国渠,咸亨二年(),又新开了升原渠。据《长安志》载:“升原渠,源出汧水自凤翔县城西北原,流至武亭(今武功)西南至六门堰,东与成国渠合流,渠长三百多里,灌宝鸡、岐山、眉县、扶风、兴平、咸阳、高陵八县的2万余顷农田。唐代成国渠除灌溉农田外,还将陇县、千阳一带的木材藉此运至长安。那时候关中地区气候比较温暖,降水量也比较丰富,所以河流水量远远高于如今,唐代的关中是可以种植柑橘的,野外有长颈鹿、大象出没的记录。唐以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移,失去了“大树底下好乘凉”、天子脚下政策扶持的优势,唐末战乱破坏掉的灌溉设施难以得到修复。明成化年间(~),在原成国渠上段的基础上开通济渠,从宝鸡县阎家滩引渭水,东流至武功注入漆水河,退入渭河。从此,漆水河以东的成国渠道再未复修而废弃。

关中的水利灌溉再次兴盛已经到了民国时期,年关中大旱,当年为民国十八年,又称“十八年年馑”,关中道饿殍载道,易子相食,百姓流离失所。据老一辈回忆,年馑过后农村门前十几米宽的道路(兼具农忙时晾晒场的作用)荒草一人多高,只剩羊肠小道,傍晚天未黑就要赶紧关门,防止野狼溜进家中,可见“年馑”过后关中地区人口大量减少,以重灾区宝鸡为例:据陕西省“赈济会”年关于“十八年年馑”当年情况的统计显示,凤翔、扶风、岐山、眉县四县受灾人,死亡人,出逃人。这个时候兴修水利的呼声越来越高。年,杨虎城督陕,任省主席,召回李仪祉任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主持兴修水利。

李仪祉

李仪祉,陕西省蒲城县人,著名水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现代水利建设的先驱,先后亲自设计或指导建设洛惠渠、渭惠渠、黑惠渠、沣惠渠、漆惠渠、灞惠渠、泾惠渠,这些渠道合在一起并称“关中八惠渠”。其中渭惠渠-高干渠就是在部分成国渠遗址的基础上修建的,使得古渠得到新生。

李仪祉先生不但兴修陕西水利,还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第四中山大学、交通大学执教,培养水利方面的人才,同时还创办了陕西省水利专科班(后并入现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我国的水利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关中西部建设了“渭高抽灌溉工程”(渭惠渠高原抽水灌溉工程,这也就是高干渠名字的来历)、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宝鸡峡渠首加坝加闸工程,使得关中水利再次得到了繁荣。

今天跟大家探讨的成国渠的历史也是陕西关中水利从无到有、从兴盛到衰落再到新生的过程。

参考资料:陕西地方志

喜欢就点个赞、加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