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眉县民政局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重要内容,围绕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出实招、强举措,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问题,活动成效显著。
一是聚焦群众关切,协同推进整治。针对反馈问题和调查走访情况,将临时救助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切入点和具体抓手,制定工作方案,与财政、人社、教体、卫健、医保等部门联席会商,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结合临时救助政策的最新变化,先后推送、转发相关政策解读8期,发放宣传彩页余份,不断提高群众的政策知晓率。
二是优化办理机制,打造绿色通道。镇街审批单次救助金额一万元以下临时救助,实行“一月一申报、一月一审批”,今年已累计下拨救助储备金万元,镇街审批临时救助户。健全完善急难对象主动发现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充分发挥86支急难问题主动发现服务队作用,每月上报困难群众情况线索。同时,积极推广“e救助”线上申请平台和“宝鸡社会救助”在线申报,面向社会公布求助热线,进一步简化工作程序、提高救助效率。
三是加强排查监管,增强救助实效。将实践活动与兜底保障织网暖心提升行动、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等专项行动相结合,联合镇街对11类大病、残疾等重点对象逐一排查,对于符合一万元以内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转办各镇街进行救助;对于29户因大病、因故等造成的特殊困难家庭,由县局进行“一事一议”直接救助,发放1-2万元不等的大额临时救助金52.5万元。同时,扎实做好救助信息报送转批,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切实提高业务人员能力,确保提供高质量服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