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文化传播一封信的力量

 华百网讯扶眉战役系列此书的作者是一名具有41年党龄的党员,他与传播红色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块生他养他的红色文化大地上,生活着,学习着,工作着,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着,也为传承红色基因苦苦挣扎着,辛勤耕耘着,饱尝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间的人情百态。但他坚持了32年,完成了万字的扶眉战役系列红色文化丛书,填补了那段军史、战史、党史以及扶眉战役纪念馆的空白。

中国西部电影集团公司总经理赵文涛,对扶眉战役系列丛书给予了极高地评价:“扶眉战役系列丛书为拍摄扶眉战役纪录片和故事片提供了详实的史料依据,并填补了那段党史、军史、战史的空白,国家给作者奖励万、万,甚至一幢别墅也不多。32年来,作者始终坚守红色文化阵地,真不容易。”

军事专家李玉泰,阅读扶眉战役系列丛书后,说:“扶眉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的红色印记,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第一野战军战史中一份珍贵的瑰宝,我从内心感激省彦同志。因为他为第一野战军战史编纂工作提供了一份弥足珍贵、比较系统的史料。解放战争时期记录各大战役的书籍、史料不少,但像扶眉战役系列丛书这样全面具体系统纪实战役全过程的书籍并不多见。我为省彦同志32年不懈努力取得的成果,一是鼓掌,二是喝彩,三是点赞!”

中央党史研究员丁卫华,认为这是一项巨大的红色文化工程,应该由政府部门组建一个团队,划拨一定经费去完成。但32年来,作者一个人坚守在扶眉战役这块红色文化的大地上,任劳任怨,默默无闻,自费完成了这项巨大的红色文化工程,难能可贵。这套丛书非常珍贵,对研究党史有极高的价值。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温瑞茂,阅读扶眉战役系列丛书后感慨地说:“侯省彦作为一名教师,能够几十年一以贯之,苦苦追求,为研究扶眉战役打下坚实基础,为全国第一人,殊堪不易!”

中共宝鸡市委原副书记、宝鸡市关工委主任刘忠良,阅读完扶眉战役系列丛书后感慨地说:“扶眉战役所体现的红色文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有的英勇顽强、意志如钢、敢于战斗、不怕牺牲、宁死不屈、不畏艰险的战斗精神的凝结。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五老”标兵侯省彦同志几十年坚持收集整理扶眉战役历史资料,形成一整套扶眉战役系列红色文化丛书,记载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英雄人物战斗故事,成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乡土教材。其精神可敬!可佩!非常了不起。宝鸡作为扶眉战役的承载发生地,已把扶眉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列为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侯省彦同志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向青少年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传承红色基因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广大“五老”树立了关心下一代的榜样。关工委和“五老”要向侯省彦同志学习,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发挥青少年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作用,把红色基因融入青少年心灵,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而不懈努力!”

眉县文化广电局局长孙恩情,阅读扶眉战役系列丛书后郑重地说:“一套六本多万字扶眉战役系列丛书,作者坚持了32年,完成了这一庞大的红色文化工程,这不仅是凭着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更重要的他是一名具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忠于党的事业,替党和政府作了一件抢救红色文化的工作,很有意义。”

一位网友,在网上阅读扶眉战役系列丛书后,晒出一段帖子:“解放战争西北战场上具有战略性的扶眉战役,全国读者并不太熟悉,各种史籍、资料、文学、影视等并不多见。乡村教师侯省彦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了32年,撰写出了二百多万字的扶眉战役系列丛书,为抢救扶眉战役历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人们找到了精神“富矿”和“钙”之源。”后,通过多方联系,这位网友的真实身份为:陕西航天导航设备有限公司工程师郑翔。

2年,被眉县人民政府从教育岗位上借调到眉县民政局,参加了新落成的扶眉战役纪念馆的布展工作,无偿地捐赠了自己搜集整理的扶眉战役图片和文史资料。在新型扶眉战役纪念馆落成揭幕式上,与原参战部队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第10师师长、兰州空军司令员、少将刘懋功等8名老首长合影留念。

9年,又参加了扶眉战役纪念馆的布展工作,同时无偿地捐赠了搜集整理的扶眉战役图片和文史资料。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陕西省关工委主任李天文,阅读了《红色故事》书稿后,亲笔写下:“在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扶眉战役烈士陵园管理处的支持下,侯省彦同志以革命历史资源为依托,积极发掘当地革命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精心收集了扶眉战役中近一百个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结集成《红色故事》一书,很有意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扶眉战役的重要史料,也是一种用革命历史故事教育青少年的好方式、好教材。我相信,《红色故事》的出版,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及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年5月,再次参加了在新型扶眉战役纪念馆陈展大纲的具体内容的撰写工作,又无偿地捐赠了搜集整理的扶眉战役的文物、图片和文史资料。得到了陕西籍扶眉战役亲历者、人民功臣、共和国创立者侯学礼,山西籍扶眉战役亲历者、人民功臣、战斗英雄、共和国创立者刘恩明之子刘福平,甘肃籍扶眉战役亲历者、甲等功臣、战斗英雄、共和国创立者赵先满之子赵振江,陕西籍扶眉战役时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第11师第33团副团长高增岳烈士子女高锡林,陕西籍革命后代李西岐,有识之士佟肖等大德之人的支持。特别是山西籍吕梁市革命后代、山西省晋绥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吕梁市晋绥边区文物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平的鼎力相助,出版了扶眉战役系列丛书:《鏖战扶眉》《永远铭记》《红色英模》《红色故事》《不朽丰碑》《军魂永存》一套六本。

《鏖战扶眉》全面记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经典的扶眉战役。全文内容详实得当,重点突出,语言准确,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扶眉战役亲历者、共和国上将傅全有为此书作序。

《永远铭记》搜集整理了扶眉战役亲历者回忆录。包括解放军各级指挥员、战士以及国民党高级指挥官,全方位反映了战役真实情况,是《鏖战扶眉》的佐证史料。扶眉战役亲历者、共和国开国大校白锡纯为此书作序。

《红色英模》记录了扶眉战役中,从英雄团、营、连、排、班、战斗小组到战士的英雄事迹,以及支前模范、人民功臣、游击队员的革命事迹。扶眉战役亲历者、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司令部骑兵侦察营营长孟飞为此书作序。

《红色故事》记录了扶眉战役中多个感人肺腑的故事,生动真切,催人泪下,是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读本。扶眉战役亲历者、共和国少将刘懋功为此书作序。

《不朽丰碑》按全国各地区辖属的省份,介绍了扶眉战役中牺牲的数千名烈士生平简介和英雄事迹等,说明战斗之激烈。扶眉战役时任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第4军第11师第33团副团长高增岳烈士子女高锡林、高平、高利为此书作序。

《军魂永存》收录了共和国创立者、扶眉战役亲历者的英雄事迹和回忆文章,通过军功章、勋章、奖章、纪念章、奖状、获奖证书、图片、实物资料等,再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军魂。第一野战军战史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李玉泰为此书作序。

许多人曾经询问作者,32年来,自费走访扶眉战役的亲历者、革命后代、烈士家属,征集扶眉战役史料、图片、回忆录,寻找烈士的牺牲地,撰写和出版扶眉战役系列红色文化丛书,是一般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把这件很有意义的事坚持了下来?作者自豪地回答道:那就是一封信的力量!

当作者在传播红色文化最困难的时期,不理解的人们埋怨他,家里人自责他,同事热嘲冷讽他,嫉妒者设置路障阻止他,家庭拮据的经济困扰着他,一次次的挫折,一桩桩的磨难,一回回的伤痛,促使着作者仰天大哭。在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刻,即2年11月收到了时任中共陕西省常委、陕西省委副书记、西安市委书记栗战书的亲笔信:“省彦同志:粗看此稿,支持您的写作与出版。”作者眼前一亮,一片光明,长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终于迎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这封信语言简明,言简意赅,寓意深长又厚重,字字值千金,句句暖人心,给予作者极大的鼓励,使他便振作了精神,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坚持到现在,终于完成了一项巨大的红色文化工程。

近几年来,在各级关工委组织的关怀下,作者向全省联通系统市级以上党员干部、东岭集团中层以上党员干部、杨陵地区、宝鸡地区党政领导干部、党员教师、中小学生、扶眉战役纪念馆的全体工作人员、眉县党校全体成员、常兴镇人民政府全体党员干部、首善镇老科协、老年学会全体成员、陕汽子校全体教师、杨陵区邰城学区全体党员教师、宝鸡市小教培训中心小学校长短训班,岐山县、眉县职教中心全体师生、扶风县法门高中全体师生、午井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金渠镇中心小学和岐山县实验小学等等机关单位、学校、企事业单位作红色教育报告共计72场,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传播革命英雄事迹做了自已应该做的工作,作者感到很欣慰。(文/侯省彦)

栗战书,2年11月22日,时任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给作者侯省彦的亲笔信。

作者简介

侯省彦,陕西省眉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宝鸡市首批“百姓学习之星”,宝鸡市关工委“优秀讲师”,眉县宣传思想文化先进工作者,眉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员,扶眉战役系列丛书的作者,曾荣获宝鸡市关工委功勋奖。

著有《校园春光》《激情在校园燃烧》《任家城战斗》、扶眉战役系列丛书等17部,计万字。其中《校园春光》获陕西省第六届教师优秀论著一等奖、《任家城战斗》被列为中共西安历史教育丛书,被誉为“扶眉战役树碑立传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5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