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墅堰镇原是江南大运河畔的一颗明珠。运河自西向东,穿镇而过,因此镇分南北,运河北称上塘,也叫“街上”,是主要的商业中心;运河南称下塘。有一条通长江的河,自北向南在镇东与运河交汇,那河叫三山港,交汇处有一石桥叫万安桥,以通上塘东西。下塘有一条通太湖的河,自南向北而来,与运河交汇,叫梅港河,交汇处也有一石桥,叫兴隆桥,所以下塘分河东、河西。镇东运河上一座惠济桥连接运河两岸。三座桥把戚墅堰镇联通起来,因此戚墅堰镇通江达湖,在江南水乡也算是得天独厚的了。
戚墅堰的民居依河而建,沿三山港的有芳渚里、桥潭里;上塘沿运河,有东街、中街、西街;下塘河东有沿塘村、河东街;河西沿梅港河的有贺家塘,沿运河的有河西街,圩墩村。这就是老戚墅堰的基本格局和范围。
在农耕社会里,居民一般聚族而居,戚墅堰也不例外。事实上,戚墅堰居住人口发生较大变化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而在此之前,戚墅堰的原住居民是以族群的形式存在的。世居在戚墅堰的族群已有十几、二十几代人,少的也有五代以上的。屈指可数的宗族在运河北的有:章、蒋、刘、谢、张;下塘有李、贺、朱、潘、吴等,覆盖了老戚墅堰的大部分居民。从居住分布来看,也是比较集中的:章姓在芳渚和街上;谢姓在西街、中街一带;蒋姓在桥潭里、中街一带;刘姓在东街、河西一带;张姓在中街及芳渚一带;沿塘、河东大部及河西一部分是李姓;河西还有潘姓、吴姓;贺家塘是贺姓;圩墩村大都是朱姓。
当年,针对街上的四大姓:蒋、刘、章、谢,还流行一条民谣,要用戚墅堰土话说,却很难写出来,写出来就少了原味和调侃的神韻:蒋蛮怀、刘博索、章吃茶、谢不差。
这些族群,都有自己的族谱和宗祠,宗祠在解放后基本充公。如谢氏宗祠被戚墅堰区政府所用;蒋氏宗祠被戚墅堰区联合诊所所用。大部分祠堂被生产队所用,后来也是拆的拆,毁的毁。族谱虽然经过文革大部分被毁,现在还是找到不少,有的还完成了续修。戚墅堰十个大姓,都有本族的族谱,除了在民间,还在各地图书馆找出来不少。在众人的帮助下终于还都看到了。
一.蒋氏据年方志出版社出版的《戚墅堰区志》载:“宋淳佑二年()蒋光周从无锡胡埭入赘常州戚氏,是为蒋氏始迁祖。后戚、蒋、刘、谢成为戚墅堰地方的四大姓氏”。从看到的蒋氏宗谱看,基本是符合的,只是戚氏并非戚墅堰的四大姓氏。戚墅堰可以肯定与戚氏有关,至于何以没有传存为大族,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下文提及的“毗陵元季遭乱,居民稀少”,以致需要“移民,以实户口”与此不无关联。
一梅堂《蒋氏宗谱》民国十七年()重修,十卷,卷首七卷。始迁祖光周,系重珍公长子,字达先,号半罗山人,荫补太庙斋郎,于宋淳祐二年()由无锡胡埭迁晋陵戚墅堰,即为戚里始迁祖。光周生宋宁宗嘉定十年丁丑(),卒元至元二十三年丙戍(),享寿七十。配戚墅堰戚国荣之女。蒋重珍,字良贵,号一梅,宋嘉定癸未()状元。何以状元公子要入赘戚墅堰戚姓?无锡一梅堂《蒋氏宗谱》记载是因“有元御世,隐居不仕”,“戚公无子,遂受其业而居焉”。
至蒋光周九世有八人,其后子孙繁衍,遂分为八房。长房、三房、四、五房分别迁剑湖小漕村、河区、雕庄上蒋、下蒋村、钱桥、塘门。留戚墅堰的是二房、六、七、八房,集中居住在桥潭里、中街牌楼弄。蒋氏祠堂在戚墅堰后街中部,医院前身戚墅堰联合诊所于年5月成立时所用,有平房6间,平方米,医院扩建时拆除。
二.谢氏宝树堂《毗陵谢氏宗谱》民国三十八年()岁次己丑续修二十二卷。按谱载,谢廙为迁常一世祖,名达文,字彦成原籍河南开封府,宋建炎初随宋高宗南渡,官武进县尉,卜居郡城西北三十里安善乡,地名谢庄(今罗墅)。四世德诚,宋季兵兴挈家迁居郡城东北三十里,地名横山丰北里。德诚、德安公徙居那庄(在今横山桥)。
八世祖念皋由那庄迁居于戚墅堰西镇,为戚墅堰始迁祖。念皋公为富七公子,名珉,号思斋,元至正甲申年()生,子四:长伯仁、次伯义、三伯智、四伯信。除长子伯仁因商居徐州外,其余三子在戚墅堰,以耕读传家,其后子孙繁衍。按念皋公生年推算,其徙居戚墅堰当在其成年,约在明洪武初年左右。祠堂为解放初戚墅堰区政府所用。
三.李氏世德堂《李氏宗谱》民国岁次己巳()重修,六卷。谱称戚墅堰下塘河东李氏为南宋名臣李纲后裔。先祖李忠定,南宋名臣李纲为三世祖。李刚长子仪之,仪之长子震,震长子木,木子煒,炜子壎,勳子锦,锦子泳,泳子炯,炯子燧,燧次子燔,燔子址,址三子旺六,旺六三子道三。
十六世道三公于明洪武初,爱戚墅堰下塘之胜,遂由无锡卜筑于此,为下塘始迁祖。洪武初当在年左右。谱载至三十四世,下塘为十九世。下塘有四分:东分、中分、西分、西西分;外迁有水车头分、上田舍分。原祠堂在河东西南。
四.刘氏贻远堂《毗陵戚墅堰大宗祠增修刘氏宗谱》光绪二十六年()增修,十六卷十四册(后在民国期间有续修,未找到续修谱)。有记云:考其所由来,始迁祖为苏产,原籍闽省,系屏山先生之的派,游学卜居于此者也。刘公讳闻,字令誉,性怀高洁,不趋势利。深爱斯镇占江南名胜。若谓后世子孙:“居此必昌”。于有明时乃来此建屋数楹,择里而处,且耕且读,家道渐兴。阅若干世即为戚墅堰之望族。今之联络布散由此而复徙他方者,近则有若芳渚溪筱园里,郡城之大街铁市巷;远则有若苏省之望亭镇、宜邑之新渎桥。相去数百里间,支分派别,声势互通。皆系戚墅堰闻公之后裔也。己亥春刘氏增修谱牒告成,公之十五世孙瑛经理斯役,伊子瀛洲曾游学吾门,来丐余为公传。余固辞,其请益力,因与坐谈公之涯略。如此且识瀛洲熏陶于公之遗范也深矣。余生也晚,不亲灸先生而见其为人,故公之言行不详第述。公之迁乔以记之,俾后知戚墅堰之有刘氏也,自闻公始。
刘氏迁戚时间,此记说一世祖闻公“于有明时乃来此”;而进士徐颋撰序时说:“先世自开封迁江宁,自江宁迁苏州,代有闻人。明中叶有讳闻者,始由苏迁常州之戚墅。”以徐序较具体,取明弘治年间,即0年左右。
其后,有迁芳渚、沈家塘、望亭、西瀛里、前郑村、石家桥、下塘、小王村者。
刘氏祠堂在戚墅堰小学东(原是一片稻田,医院所用,后为戚农社收回,已拆)。
五.贺氏诒安堂《江村贺氏宗谱》年五修,十八卷、十八册。近年已续修。一世祖惟善,宋嘉定三年进士,为晋陵令,遂占籍城南之江村焉。五世圣一徙居丹阳兰陵镇、圣二徙居丹徒见璧村、圣三徙居奔牛镇、圣四世籍江村。
自惟善公占籍武进江村以来迄今六百余载矣。十一世子明公为明道书院山长,挺生七子:昂、熙、彝、杰、伦、斌、洪,皆俊髦也。杰字彦英,生三子,长廷祥仍籍故居;次廷禨,子时广徙在礼嘉桥;季子廷禛,子时康徙于戚墅堰之下塘,伦早世。时康(十四世)徙居戚墅堰,生卒俱失,子二:淄、沔。淄生于嘉靖十三年()。据此推算:时康当生于年左右。迁徙戚墅堰约在年左右(明嘉靖中期)。祠堂在贺家塘北,部分尚存。
六.朱氏厚德堂《围墩朱氏宗谱》。戚墅堰圩墩(谱作围墩)朱氏宗谱至清光绪戊子()为八修,六卷六册。谱称始迁祖为济公子梓,字富八,号怀山,“冠带徽籍,苏州人,始迁围墩,是为围墩始祖”。八修谱序称围墩“朱氏自富八怀山公始迁围墩里,子姓殷繁,明季清初已成巨族,迄今三百余年,谱凡八修。”据此推算,当为明嘉靖年间(~)之后期,大约在年左右。至五世分四房。二房有迁高田村;三房有迁包巷里、社塘桥、孙塘桥、铁匠村、居家村、宜兴、黄村、戚墅堰、冯家村、塘桥;四房有迁朱家头、陆区桥、曹墩、杨庄头、西曹村、察亭桥、朱村、坂上、岐舍桥、戴溪桥者。朱氏宗祠在村上,已拆。
七.章氏《全城章氏宗谱》民国三十七年()年续修,六十卷。一世祖嵩实,讳诚甫,字道达,元南京都督府都事。先世居闽,宋嘉定二年()良能公自闽徙居安徽凤阳府定远县太平乡,六传而至嵩实公。公学识通明,才猷炼达,丰神颖异,为一乡闻人。元顺帝征为都督府都事,解组后偕季弟嵩仁公自凤阳至毗陵,乃占籍城东三十里安尚乡白塔塘桥居之。嵩仁公卜居丁堰,后次弟谦甫公访兄而至,遂卜居城西厚余,是为常郡三大分。七世灌,又名渝,配氏阙,自塘桥徙居圩(虞)桥,子四,长子廷樨,自虞桥迁居芳渚,是为芳渚分始祖。其曾孙生于明天启四年(),推算廷樨当生于年左右,即明嘉靖中后期,迁芳渚应在万历初年左右。“郡东二十里曰芳渚,章氏居焉。章,望族也,以科名文学显者不乏人,而不竟荣利陶然自乐者群”。章氏祠堂在塘桥,芳渚有分祠堂。
八.张氏二铭堂《张氏宗谱》十修于民国十八年(),年十一修,三分戚墅堰支未参与。明洪武初,北宋理学家张载第九世孙守章公自陕西凤翔(今宝鸡眉县)奉诏,携子显一、显二、显三徙常州郡东,卜居方茂山城湾(今属新安),兄弟三人为张氏三分支分祖。第六世显三公三分支敦恕公,讳艺行“以其地僻,乃遵水而南,至戚墅镇,遂卜居焉。”其后且耕且读,家业渐隆,遂为戚墅堰望族。艺行子爱山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爱山“稍长,随父迁戚墅镇”,故戚墅堰张氏迁戚时间应在万历八年()前后。第十世、十三世、十四世有迁芳渚者,为其一分支。张氏宗祠在普济弄16号,现为民居。
九.吴氏延祉堂《邑塘吴氏宗谱》民国二十五年丙子()修,年续修。戚墅堰下塘河西兴隆桥吴氏是其一分支。十六世继和公和继贤公于清康熙二十六年丁卯()自灰罗锅(今戴溪)迁至戚墅堰下塘兴隆桥,迄今()三百三十年。宗祠在剑湖邑塘。
十.潘氏益贞堂《毗陵潘氏宗谱》十二卷十二册民国十六年()七修,年八修,十二卷十二册。戚墅堰下塘河西潘氏是潞城镇后潘村潘氏益贞堂的一支,于清康熙五十一年()迁戚。分迁祖潘大辂,号天衢,为益贞堂十八世潘观成次子,寿登九十有四。清“高宗纯皇帝圣驾南巡三遇覃恩。钦赐银牌粟帛。”迄今()三百另五年,繁衍十二世。宗祠在后潘,改建小学后已拆。
戚墅堰也算是一个古镇,但是没有多少历史资料,现在看到的一些资料还有不实之处。而戚墅堰族群的宗谱里不乏戚墅堰地方历史记载,因而是研究戚墅堰历史不可多得的。
一.迁戚诸族群,是在什么时候从哪里迁来的?
从已经看到的诸族群族谱,迁徙到戚墅堰,至今成为大族的族群,除蒋氏在宋末元初,其余大都在明朝,谢氏、李氏在明初洪武年间,刘氏、贺氏、朱氏、章氏、张氏在明中叶,仅潘氏和吴氏是作为是宗族分支是清朝中叶期间迁戚。
那么问题就是:在明以前,除蒋氏外,戚墅堰的居民族群有哪些?这些族群去哪里了?从一般情况看,戚墅堰现在的大姓族群都是一个(或一个家庭)迁徙到戚墅堰的,繁衍生息数百年后,遂形成族群。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至少在宋代,戚墅堰已经形成集镇了。在宋咸淳四年()《毗陵志》晋陵县境图上已经标有“戚墅”这个地名了。何以现在看不到早期居民存留的情况?也就是说,在明初之前的元朝,发生了什么情况才出现了这样一个断层?据二铭堂《张氏宗谱》,“元季毗陵遭乱,居民稀少,洪武初移民以实户口。”洪武初,大将汤和驻常屯田,请旨移民。因此在洪武三年,张氏迁常始祖守章公,携三子“奉诏”自陕西凤翔来常,卜居毗陵城湾。这里透露了当时常州的一些历史状况,为研究常州宋末明前的历史提供了参考资料。
二.族谱描述了戚墅堰原先的历史状况和风貌刘氏宗谱增修时,举人徐文天撰《闻公刘先生始迁戚墅堰记》云:
戚墅堰为八邑巨镇。上达京口,下接麋台(指姑苏)。其地土肥泉甘,树宜五谷。陆则万商云集;水则千樯蝉联。宋建湖踞其南,蒹葭拂浪;方茂山枕其北,松柏干霄。形势雄秀,人杰地灵。
清咸丰乙卯年()有人在章氏谱序里如此描述芳渚:“芳渚近联运河,风帆片片与云影相追逐,夹岸多垂杨,当夕阳在山,渔艇舣集其下,先生抱膝坐溪头与渔父相问答。望芳茂山积翠欲滴,听芦花深处款乃一声,辄心旷神怡,以为此情此景良不易得。至明月东升,朗诵坡仙水调歌头,携杖而返......”。
潘氏宗谱里有《后潘八景》诗,其一“戚墅试酒”曰:“戚墅堰按毗陵志,在县东二十五里,中夹运河;南通太湖马迹山;北至三山港,直抵江阴通扬子江。去后潘六里许,其地面运河,居民稠密,惠济桥高似长虹,斗姥阁丽如琼玉。其俗上元灯节,编竹为龙,幔纱画彩,身长百尺,节节燃烛,数十人宛转掉之,玲珑可观,多至十余龙,成群作伴,随桥上下,锣声震地,灯光烛天,远近望之最堪娱目。”诗曰:闹市暄阗傍水涯,招旂卖酒接家家。舟车云集旌帆密,驴马星驰勒斜。晚醉渔翁歌款乃,春游儿女服鲜华。最好三桥成鼎足,上元灯火望中佳。(时在光绪年间,三桥即:惠济桥、万安桥、兴隆桥。)据章氏谱序,至民国初“戚镇粮业寖寖乎为城东巨市矣,先是小麦登场,各粮行须装船赴锡出货”;“戚墅堰为吾常重镇,商业与锡邑抗衡”。足见戚墅堰地理形胜和曾经的繁荣。
三.为考证惠济桥的建造时间提供证据在原戚墅堰区政府网站上曾经是这样介绍惠济桥的:
惠济桥位于戚墅堰老街东首,跨京杭运河。北宋宣和年间(~年),此处曾建闸,闸上架木,以利行人。清乾隆三十九年(年),初架木桥,取名跨塘桥。清道光年间(~年)里人孙琼、李晋锡、张沛恩等捐资改建为石梁拱桥。
看年重修戚墅堰宝树堂《毗陵谢氏宗谱》,谢氏是戚墅堰的望族,《毗陵谢氏宗谱》有两篇人物传,都记述了惠济桥的建造。一篇是包达源于乾隆乙巳()撰写的《景安公传》,一篇是程本培于道光乙未()撰写的《景明公传》。
《景安公传》有关建桥有这样一段文字:“戚墅运河,上自政成桥,下至横林桥,三十里南北相隔。每逢风雨之夜,坐以待旦;风雨之日,渡每覆舟,民人嗟哀之声闻之心惨。公乃邀在镇亲戚相商,起捐建跨塘大桥,以济行人。同人悉首肯,而推公为董事。公乃让于诸公,而愿协办之。遂禀于县府诸宪台,乃垫银先购器物木石,罗列两岸。及县宪以部文到日,料已过半,遂越寒暑而桥成,四乡之人盛称桥之功德甚大,而不知公之苦心为最仁也。”
《景明公传》也有同样的一段文字:“是乡之东河,即运河也,由白家桥以至横林,绵亘数十里,无桥可渡,风雨寒冻多病涉者。公乃先倾家财集资鸠工,为乡首创。工费不啻累万,至今巍然,巨石雁齿排列,坚固整齐,乡之人名其桥曰惠济,殆所谓地以人传者耶。”
谢景明与谢景安都是戚墅堰谢氏二十二世孙,景明是景安的从弟。宗谱世表记载,谢景明生于康熙甲午()九月,乾隆乙未()十月卒,寿六十二。
又据二铭堂《张氏宗谱》年续修本卷一甲p《曾祖考天叙公行略》:(十二世)天叙公......以勤俭起家,自甘淡泊。而里党有善举,无不倡义,捐资力成厥美。戚墅镇为郡东通衢,向无石梁,往来者病涉。乾隆三十六年(),里中倡议建桥,曾祖即命余祖维明公董其事,慨输千金,至今商民永赖。......
《谢氏宗谱》和《张氏宗谱》的记载印证和补充了《戚墅堰区志》的记述:
(一)。乾隆三十六年()倡议,乾隆三十九年()完工。戚墅堰运河上建的跨塘大桥是木桥,由谢氏兄弟先垫资累万的方式建造的,张氏家族也“慨输千金”。
(二)。戚墅堰惠济桥石桥是在道光乙未()年前,而不是笼统的说是道光年间(-)。从《张氏宗谱》看,张沛恩,字沐斋,天叙公曾孙,在谱里有一篇《外舅张沐斋先生家传》,有这样的记述:“里有惠济桥,为往来必由之地,桥坏,公议重建,集多金贮先生家。有友欲权为移用,先生毅然曰:交好,私也;桥资,公也。吾何敢以私误公?......”。由《张氏宗谱》知,沛恩公因道光辛卯()水灾,忙于里中救灾,积劳成疾,卒于次年道光壬辰年(),年仅五十七岁。而惠济桥当在其生前建成,则应在年前。
所以谢景明撰传者邑人程本培,才会在道光乙未()说“至今巍然,巨石雁齿排列,坚固整齐”。
我辈人看到的念兹在兹的戚墅堰惠济桥,应该是在民国二十年()秋惠济桥被大水冲跨后,于民国二十二年()重建的。
四.政成乡在戚墅堰周边,政成乡到底包括什么地方?刘氏宗谱收录了一篇《政成乡考》,回答了这个问题。政成乡按当时的行政区分,共有3图、17都、87个村镇。不仅包括了戚墅堰上塘,还包括戚墅堰周围横林运河北部分、崔桥部分、剑湖大部、潞城部分、丁堰部分。范围比一般的乡要大得多。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政成乡考
政成乡在县东二十里。东至无锡县界;西至丰东乡定东乡;南至安尚乡;北至丰南乡。都三:曰二十三都,编潜字号,凡一图,其村镇在八图者六(横林镇边牛塘村庄里查村后边庄口竹居);无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图。曰二十四都,编羽、翔、龙、师、火、帝、鸟字号,凡七图。其村镇在一图者八(刘家村赵家塘小园村邹家巷沈家塘杨园村葫芦村荡上);在二图者十二(吴销皮村许巷沟头前潘村后潘村盛家桥村杨家塘许家村摇橹沟颜家村韩墅上洑村);在三图者四(戚墅堰上塘芳渚镇东后巷石家村);在四图者十三(浥塘孙祥村后庄岸田村菖蒲村庙沟村周巷倪家村前杨村南梅巷二贤港上湾河区);在五图者七(前南岸后南岸郑村华庄宋家塘冯家村皂荚树下);在六图者七(上杨朱罗村唐家塘强家塘马住沟小王村戴家村);在七图者六(张家村李家村殷家村俞家村陆家村管墩)。曰二十五都,编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字号,凡九图。其村镇在一图者六(恺堂村姚家村章琦村塘头濮家村东桥村);在二图者八(崔桥镇南街刘家巷杨树坝村曹庄滩陶家村吴家村西桥村舍头村);在三图者六(厚岐村镇孙家圩村张荡许濮村后杨圩村杨园村);在四图者五(孟家圩村白荡水东巷省庄村褚家圩村);在五图者四(梅巷村荷花圩村濮村崔桥镇北街);在六图者六(欧阳里蔡家村西瀛里大文头村寺前村邓庄);在七图者三(余巷义周巷杨树岸圩村);在八图者四(青墩狄坂圩村王家峰村顺庄村镇);在九图者四(西盖村里后村王万桥村高田上村)。
国史、方志、家谱是记载我国历史的三大支柱。戚墅堰在国史、方志中鲜有记载,所以从宗谱中寻找历史就更加重要了。我们从宗谱里,可以看到一个家族的世系传承关系,各世代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内容丰富多彩的历史印迹。上面写的,也仅仅是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信息可以解读。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还可以把寻找宗谱的范围扩大到戚墅堰周边地区,研究戚墅堰地方历史,就更全面、深入了。此文也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后记》
苏南运河戚墅堰段二次航道整治工程,使戚墅堰运河南的民居大部分拆迁,现在仅存贺家塘的贺姓,圩墩村的朱姓;原来的李姓、潘姓、吴姓、刘姓居住地已经消失,或为河底,或为河边,居民已经全部迁走。我们潘氏家族本来就所存不多的留守人员也告别了戚墅堰,不再是戚墅堰人了。现在戚墅堰又重修划归武进,归经开区管理,戚墅堰仅仅是一个街道名称了,也许就结束了戚墅堰漫长的历史。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在众多热心人的帮助下,我找到了戚墅堰族群的十大族谱,通过这些族谱,我还能找回一点戚墅堰的历史。仅以此文,献给生我养我的戚墅堰,留作一点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