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海铁路自上个世纪民国时期开始修建,年12月修到陕西潼关,年12月修到西安站,年修到宝鸡站,年12月,修到甘肃省天水站。年7月,天水至兰州段竣工。至此,陇海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老陇海铁路华阴站陇海铁路是陕西省内第一条铁路,从历史资料记载及实物显示,因当时南京国民政府欲拟西安为陪都。故此,从潼关至西安各车站站名都是名流高官大员书写。后续陇海铁路西宝段各车站站名主要由铁道部、铁路管理局、当地官员、名流书写。
曾任参议院、司法院院长张继题写牌匾前期将自己收集整理的相关老陇海华县、华阴、赤水、零口、临潼等老站资料陆陆续续在百度上分享,受时间、阅历、条件等方方面面限制,有的资料很肤浅,挖掘的不深,这也是工作生活的一种爱好,一种乐趣,还请朋友谅解。
老陇海铁路零口站时任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院院长居正题写陇海线西安宝鸡间各站,大都修建于~年间,原兴平、蔡家坡、卧龙寺、武功、普集镇站老车站牌匾得以保存下来,但老站房没有保存下来,实在是有一种遗憾。
时任交通部高级工程师李毓庠题写民国陕西省水利专家李仪祉题写前一段有网友提供扶风县境内老绛帐火车站站房和站名牌匾还在,刚好有机会现场看看。
从车站办公区门前的“车站路”往西走约米左右,从一个小巷子进去不远,便是有点错乱的砖木混构单层棚户区,走到线路边封闭网处再左转,便是工房与封闭网之间2米多的小道,再走几十米就是老站房啦。老站房位于现在车站西岔区线路北侧,铁路防护栅栏外方,处于一片破旧的棚户房之中。
车站站房坐南朝北,其建筑风格总体与渭南、华县老站房相似,具有欧式建筑风格,又具有浓厚的关中民居建筑风格,可谓中西建筑风格珠联璧合。
老陇海华县车站站房老陇海渭南站房该建筑为砖木结构,硬山式房顶、两面坡式屋面,中央拱门为3间,右侧(东侧)4间,左侧有2间,现状不是典型的左右对称布局,也许是左侧(西侧)部分房屋后期改造拆除了,暂无法考证。站房前堆满了废弃的轨枕,荒草杂树从生,使人难以接近。站房拱门西侧有个后期围起来院子,院门锁闭,锁具已生锈,早已无人居住,无法进入到站房里面,且站房北面也被其它房屋遮挡。
在周围拥挤的建筑包裹下,狭窄的环境连个可以拍照片的好角度都难以寻找,无法对站房整体观察和拍照,很遗憾。
整栋站房班驳陆离,有点残破老旧,窗户的玻璃已不翼而飞,房子显得满目苍夷。站房中央拱门的人字型屋檐有一个通风窗,窗棂为铸铁做的篆体“西宝”,像是方正小篆字体。潼关至西安间的零口、华县站房通风窗镶嵌为篆体的“潼西”,可以明显区分陇海铁路潼西段、西宝段两段修建过程。两者可以对比下。
绛帐镇车站通风窗篆体“西宝”字零口、华县站通风窗篆体“潼西”字通风窗正下方镶嵌有“绛帐镇车站”的汉白玉站匾,楷书字迹端庄工整、遒劲秀丽,展露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题字落款为“李儼”,“儼”即简体“俨”,由陇海铁路西段工程局总段长兼总工程师李俨于民国二十五年(年)题写。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了李俨资料:李俨(-),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中国科学院院士)、历史学家、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专家,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潼西铁路、西宝铁路工程总段长,副总工程师等职务。
像绛帐、零口、赤水等这样尚保存良好的陇海铁路老古董所存无几。随着时间的流逝,老站房、站名牌匾就成了车站历史的活化石,越来越显得宝贵和重要了。希望能够引起有关政府、部门重视,对这些近百年难得的陇海铁路老古董进行修缮并加以保护。
从这块车站站名牌匾来看,陇海铁路开通时,车站以所处的绛帐镇起名“绛帐镇车站”,现在车站名把“镇”子去掉,改为“绛帐车站”。说到火车站,不得不说绛帐镇,绛帐镇也算是关中西府扶风县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古镇,它与宝鸡的虢镇、眉县的齐镇和周至的哑柏镇,并称关中西府四大名镇。
老绛帐镇在火车站西南方七八里地,建筑密度较大,街道狭窄,街民乡民杂居,土筑道路。陇海铁路过境,在这儿设立火车站,极大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绛帐街和绛帐火车站自然形成两处集镇。绛帐车站外面那条长约二三里的街道叫车站街,这条街道的形成,最初是因陇海铁路通车后及抗战时期河南成为沦陷区和遭遇灾荒,大量灾民随火车流落至此,就在车站道北安下家来,这便是车站街的雏形。
车站街是建国后才逐步发展和热闹起来的,因为那时人们从火车站乘车、来往县城及后来去法门寺,都要从车站街经过,而当时车站附近还有扶风磷肥厂、扶风化肥厂、油脂厂等几个大厂,后来扶风县的八大公司都搬到这儿来了,所以这条街道就不断的延长和发展,并愈加繁华,而绛帐老镇因为离车站较远,地处偏僻,倒显得冷落起来。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扶风全县的工业产品和生产生活资料,主要通过铁路来运输。绛帐车站货场,当时也是西宝间铁路最繁忙的货场之一。
今天,绛帐火车站见证了绛帐镇的快速发展,承载了绛帐镇几代人的美好记忆。可以说,火车站是绛帐镇的经济中心和商业中心啦。
现在的绛帐火车站是陇海铁路线上西安至宝鸡段一个四等中间站,现站址于上世纪70年代所建,现已停办客运业务。不过车站设有货场,还衔接有一条扶风磷肥厂专用线,继续为当地物资运输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