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文物,肯定都是大有来头的,多半可以称得上是国宝级的文物。其中有不少都是禁止出国展览的,免得不法之徒惦记,或在运输和参观途中发生意外。
以前就曾有过这样的事情,如果对方是不小心,让人家赔偿也不太合适,毕竟价值太高,一般人根本赔不起。可受损失的却是全中国人民,这些国宝存世极少,好不容易躲过盗墓、战乱,却毁于无心之失,实在是对不起我们的祖先与后辈。
有些文物虽然很珍稀,外型却不怎么显眼,比如今天要说的一件铜水槽,看上去就不太像国宝。这个1.37米长,0.87米宽,0.4米高的圆角长方形的铜水槽,由四个敦实的方脚支撑着,外部四壁上各有一对衔着铜环的兽首,周围装饰着复杂而精美的曲波纹路,品相完整。
说是水槽,其实并不是真的用来盛水的,而是一件“纪念品”,专家将其命名为“虢季子白盘”。这个盘制作于西周时期,底部刻有字的铭文,记录了它诞生的来龙去脉。
西周时期,虢国的子白奉周宣王的命令出战,他在洛河北岸战胜了猃狁,也就是传闻中匈奴的先祖。子白不仅杀死了余名敌人,还活捉了几十名俘虏。为此,周宣王专门举办了隆重的典礼来迎接他的凯旋。
子白靠着战争获得了军功,还有周宣王赏赐的战车、弓矢等。他非常开心,专门铸造了这个像浴缸一样的铜器来纪念此事。这是商周时代的习惯,现在出土的各种铜鼎基本上都是派这个用场的。
虢季子白盘最早出土于道光年间,当时的眉县县令徐燮任职时在陕西宝鸡的虢川司发现了这件文物,他将子白盘藏于自己家中,等到退休告老还乡时便带回了老家常州。
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太平军每到一处就会搜刮当地的文物珍宝,这件子白盘就落到了驻扎在常州的护王陈坤书的手中。但是,陈斜眼的文化程度不高,也缺乏文物保护价值。
陈坤书觉得这个铜槽无论是形状还是大小,做马槽再合适不过了,于是便物尽其用了。就这样,有多年历史的珍宝子白盘,就此安身于太平军的马棚中,一呆就是数年。
年,清政府围剿太平军,一举夺回常州。淮军将领刘铭传住在护王府里,这天夜上他正睡不着时,突然听到马厩中传来金属撞击的声音,一向谨慎的刘铭传决定亲自过去一探究竟。
等到了马厩,才发现原来是铜马槽与马笼头上的铁环撞击发出了声响。刘铭传提灯细细打量,发现这个马槽并不寻常,上面的纹路非常细腻,装饰得颇有古风。再伸手抬了抬,这个马槽非常沉重,根本无法抬不动。
刘铭传意识到了马槽可能是个价值不凡的文物,便将其珍藏起来,找机会运回了自己安徽合肥的老家。虽然刘铭传做事很低调,但消息还是走漏了出去。
有心人很快查出了子白盘的来历,如此一件绝世珍宝意味着一大笔财富啊。刘家从此再也没有过安生日子。清朝的大官军阀、不怀好意的美法日等外国人,各路人马都找到了刘铭传,想买的、想敲诈、想结亲、想胁迫,用尽了各种手段,想从刘家拿走这件宝贝。
刘铭传对来者一概拒绝,幸好他官做得大,手里又有兵,倒也没有人敢来硬的。刘铭传临死前留下遗言,无论谁来要,子孙后代都不能交出子白盘。
可是乱世之下,要想留住一件珍宝谈何容易。等子白盘交到刘铭传曾孙刘肃曾这一代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人要抢东西怎么会和你讲道理。刘肃曾明白,要是真的被日本人惦记上了,他们全家被灭门都有可能。
既要保护国宝,还要保全性命,刘家人一合计,干脆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埋起来,全家人远走高飞,这样看谁能找到。于是,刘肃曾在家乡找到块地,暗中掘地一丈将子白盘埋起来,带着家人隐姓埋名外出逃难。正是这个土办法,才让子白盘免于流落海外。
等到新中国成立了,刘铭传曾孙刘肃曾才将子白盘挖出来,上交给了国家,虢季子白盘才得以重见天日。刘肃曾为此还受到了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要知道,虢季子白盘与散氏盘、毛公鼎并成为西周三大铜器,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如果不幸流失海外,那么恐怕花多少钱都很难再找回了。
参考资料:《天下重器出西周——虢季子白盘》